8月18日,《经济学人》智库发布最新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在过去一年内,北京的排名上升了5位,位列第69,蝉联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全球最宜居城市则被澳大利亚墨尔本摘得。(《北京晚报》8月19日)
看到这一版本的宜居城市排名,不少人可能都笑了,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单是北京房价这一项就足以令人生畏,甚至不少“北漂”为此被迫逃离,更别说北京的其他大城市病了。在这样的直接感知下,连“易居”都做不到,又何谈“宜居”呢?
北京成为中国大陆最宜居的城市也并非不可能,甚至也很容易实现,简单到调查者只需变换几个指标。《经济学人》智库版本的评价依据,是“稳定性、医疗保健、文化和环境、教育、基础设施”五个指标,如此一来,诸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能够上榜,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些指标与大城市的条件完全是对应的。
但如果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评价城市“宜居”,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以同样是2015年全球宜居城市排名的新加坡版本为例,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无一进入前十,因为单是“生活舒适”指数这一项,就把那些城市病极其严重的一线城市排除在外了。回到《经济学人》智库版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不难发现,它之所以与国人的实际感知有出入,乃是因为其固有的衡量指标不足以测量出“宜居”二字,缺少“宜居”本应具有的内涵。
何谓宜居?“二战”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最早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在他看来,城市要想宜居,首先必须得是一个人的城市,是一片能让人生活的乐土。这里所谓的“人的城市”,当然不能以经济状况和阶级地位进行区隔,它不只是富人的宜居,而更应该是中产阶层以及绝大多数弱势群体的宜居,这也是我们评价一个城市宜居与否首先应该具备的价值取向。否则,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再好,公共资源再丰富,居于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宜居城市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花瓶”。
因此,衡量城市宜居与否,要想与普罗大众的实际感受相吻合,必须具备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即占据城市人口多数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和所享受的公共服务不能被边缘化。这不仅是真正的宜居,其所包含的公平和正义等价值取向,也是这个社会本应具有的共识。在此逻辑之下,不能只是让有能力者享受到“宜居”的城市环境,否则就是一种假象且不可能持久。
所以,全球宜居城市排名要想避免被质疑,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宜居应是所有人的宜居,她不是少部分人的宜居。而公众的吐槽或情绪化表达,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即不把宜居的核心要素——人,纳入测量指标中,不仅会增加社会的负面情绪,也会造成一种社会阶层的内部对立,让这个社会更加走向撕裂。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