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嘲笑较真儿的人

2015年08月18日 07:26   来源:人民日报   四四

  不久前看热门美剧《生活大爆炸》第八季,再次为较真儿得有点刻薄甚至歇斯底里的主角“谢耳朵”捧腹大笑。但回味之余,不禁联想到一个问题:“较真儿”该被嘲笑吗?较真儿的行为缘何变得不受欢迎呢?

  平日朋友圈中常看到很多“心灵鸡汤”,甚至一些出版的书籍,都在告诉大家“人生何必太较真儿”“太较真儿,你就输了”云云。嘲笑“较真儿”的笑话也比比皆是——“鱼香肉丝里面怎么没有鱼”就算得上其中的经典。

  可反过来想,我们的生活不是最需要“真”吗?如果人人不较真儿,这世界岂不就混沌不堪啦?

  应当看到,倡导较真儿,并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为了生活更美好。

  笔者刚到美国时,总爱调侃美国人的脑袋是“方的”“一根筋”,不会转弯也罢,还常常在丁点小事上就能把别人气个半死。

  一次在美国超市买啤酒,就遇到了一个较真儿的“奇葩”店员。笔者与朋友几人一起逛超市,随手拎了半打啤酒去结账。

  “请出示身份证。”当店员提示笔者时,才想起忘记带证件了。美国各地规定一定年龄以下不能饮酒,也不能买酒,因此只有能证明年龄的证件才是“酒精通行证”。

  “对不起,我没带,但我朋友带了,他来付款吧。”

  “不行,那我们也不能卖给你。”

  “不是我付款,付款的人有身份证。”

  “不行,是你拿来的酒,必须用你的身份证。”

  眼看着怎么说都说不通,笔者只好把酒放回原处,再由一位朋友重新拎到前台结账。出了超市,大家不禁感叹美国人太较真儿:换一个人就买到了,有什么不一样吗?!

  对,也许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这其间表现出的人们对于既定规则的严格遵守、对自身职责的一丝不苟,都是社会得以良性运转的基石。

  其实,爱较真儿的不只是美国人,对于社会秩序的遵守,已经是文明的标识之一了。

  笔者多年前上学时到日本大阪一所高中交流学习。下午两点上课,由于中午耽搁了,眼看要迟到,日本老师带着大家在一路小跑赶时间。在一个路口遇到红灯时,老师立刻停下来等红灯。这个路口很窄,目测仅数米宽,不仅没有汽车,连行人都不见,可老师却执意带着大家“傻傻”地等到路灯变色。

  可是,较真儿的精神即便显得“傻”,也是可贵的。鲁迅先生早就意识到了——他的日本挚友内山完造曾回忆说,鲁迅先生曾在卧病某日表示,中国四亿人民得了“马马虎虎”的病,不治好这种病就不能救中国。

  细想一想,学术上多一分较真儿,就不会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口诀;食品安全上多一分较真儿,也会少见许多地沟油、三聚氰胺等骇人听闻的事故……

  愿意较真儿的人有一种共性——理性、严谨甚至严苛,摒除人情至上的态度。较真儿的实质就是非常认真,小到做事,大到治国,都需要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所以,真的不该去嘲笑较真儿的人。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