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帮找媳妇”婚恋诉求背后的公私关系

2015年07月15日 15:14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杨朝清

  找不到老婆,难道也要向政府伸手求助吗?别奇怪,这事还真有,前不久博罗县有网友通过网络问政向县委书记“求”老婆,近日,惠城区同样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而且态度非常虔诚,这就不难让人揣测,难道广东惠州市要流行向县、区委书记“求”老婆了?(7月14日《南方都市报》)

  在眼球效应时代,“书记帮找媳妇”迅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婚恋是一种私人活动,县委书记、区委书记承担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书记帮找媳妇”有些公私不分的味道。然而,如果我们越过蜻蜓点水的“浅阅读”,打捞“沉没的声音”,就会发现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阶层背后的婚恋困境。

  网络问政平台设置的初衷,在于集纳老百姓多元的利益诉求,充分吸收舆情民意,搭建老百姓与公共部门的良性互动平台。“书记帮找老婆”虽然另类,却依然是一种利益表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一些人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因素,陷入“娶不起”、“不敢爱”的婚恋困境,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娶不到媳妇”不仅是一种情感生活的挫败,还是一种社会评价上的失败。那些“娶不到媳妇”的人们,往往被其他人视为无能者,遭遇形形色色的偏见、歧视和社会排斥。“找媳妇”靠自己固然没错,可是,对于那些在婚恋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公共部门也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让他们悲苦的人生多一些光亮和温暖。

  正如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言,“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提供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或者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先天因素、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实行对弱势群体的“优先扶持”,用对待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差异化手段达到平等的目标。

  对于那些“因贫难娶”的人们来说,公共部门既要努力提升其在市场中的机会和待遇、健全社会保障,也要在信息服务、搭建单身男女交流平台等方面提供“制度补血”。对于那些“因观念难娶”的人们来说,由公共部门、市场机构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情感疏导和婚恋教育,有助于让他们“脱单”。

  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的弱化和情感生活的淡化、私密化,导致人们对情感支持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要,“书记帮找媳妇”只不过是婚恋诉求的一种极致演绎。说到底,婚恋既需要“个体救赎”,也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市场提供相应的商业服务,是一种公私杂糅的关系。因此,面对“书记帮找媳妇”,我们不能一笑而过,而是要尊重和回应背后的利益诉求。(杨朝清)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