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点陈云同志的"请不动"

2015年06月12日 09:38   来源:东方网   凌河

  正值陈云同志110年诞辰,忽然想到了他的“请不动”——陈云同志的“请不动”,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七千人大会,形势究竟好不好,路线到底对不对,毛泽东同志请陈云同志“讲一讲”,陈云同志却推说正在搞工业调查,还没完,没把握讲。七千人大会上,陈云同志即不愿违心附和,又不想让领袖难堪,所以一言不发,毛泽东同志也“请不动”……

  其实陈云同志还有一个“请不动”,那便是他从来不请吃,更不吃请,与不收礼、不迎送、不串门一样,成了陈云同志的“招牌”。曾有他关心过的某省书记省长到京,要想请陈云同志“表表心意”,托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转请,这位领导同志一言回拒,说陈云同志不“出来”,这是人人皆知的,你请不动,我也请不动,天王老子也“请不动”。你知道陈云同志视察东北,那边按他的口味做了一桌偏素的菜,陈云同志却坐在桌边与秘书讲话,一筷子也不动,直到撤成一素一饭,他才端起碗来吗?所以不要去讨这个没趣……

  为什么要特别提一下陈云同志的这个“请不动”呢?因为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中,“请不动”的太少,而“一请就去”,甚至“一去就喝”乃至“一喝就醉”的毕竟太多了。比如对于官场的“吃席”、同僚间的“饭局”,有的同志趋之若鹜,积极性高得很,可谓一叫就到、一次不缺。有的网友不了解“官场”,以为官员的嘴馋、好吃,其实没有那样“小儿科”,他是把“请吃”作为官场上的“感情纽带”、仕途中的“携手共进”呵!在曾经奢靡的官风之中,“一请就去”成为“好同志”的“好素质”,而在帮派林立的那种政治生态中,“请吃”和“吃请”不仅成为团团伙伙内部的“粘合剂”,而且成为山头宗派中利益共享与分赃的“平台”,他怎么可以“请不动”呢?除了“差不多”的官员三天一宴而外,有的官员面对下属的“请吃”也只要一个电话,他要在酒席上“考察干部”,要“透过酒风看人品”,要测验麾下的“忠诚”与“素质”,岂只是一点酒瘾而已?

  当然除了官场上的同僚之外,更有面对商界的“老板”,有的领导同志居然也是“有请必到”,有的“老板”甚至在酒席上炫说,我一个电话他就来了,结果当书记任市长的,果然迅即应召而到呢!政商关系是个复杂的范畴,我们确要关心、扶持企业,不要怕与企业家交朋友,但“老板”的高尔夫,你不要去打,“老板”的豪车,你不要去“借”,尤其是“老板”的山珍海味,你最好不要去吃,真如俞正声同志在上海时讲的,一定要吃个饭,可以你买单嘛!但在有些领导同志那里,政商关系岂但是“勾肩搭背”,甚至发展到了“你中有我”,分也分不清理了更加乱的地步,所以他一个电话,你怎好不半小时赶到呢,更不要说当一个“请不动”的“父母官”了。

  “请不动”是陈云同志的“招牌”,这是他从不在官场搞庸俗关系的操守和秉持,这是他以严格自律而著称党内的官声与清誉。“请不动”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官的“招牌”。不要怕有人说“缺人情”,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讲的是爱民如父的大“人情”;不要怕有人说“架子大”,共产党人作为执政者,必须是“不粘锅”,必须要端一点“清官”的“架子”。如果说在两年之前,一个“请不动”的官员很可能被视为“异端”贬为“怪人”,很难独木成林坚持下去,那么在反腐纠风的当下,在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今天,更多的人“请不动”、不“出去”,就可以形成官场政界的从政风格和清廉风气,“请不动”应该不再那么难吧?

  当然眼下还有一种“请不动”,却值得我们同样警惕。这倒不仅是说有的同志过去“一请就到”现在“请也请不动”了,是慑于“风头”,仅仅属于“不敢”,甚至只是“蛰伏一时”、待等变局,而更是说,有的官员请是“请不动”了,但事也不办了,所以“不拿也不干”,成为当下一个倾向性问题——一位乡镇领导说,他们要为居民造一批厕所,要批,过去只要请一顿酒,发十个红包(卡),一个礼拜就搞定。现在呢?酒是“请不动”了,一个也不来,要你走“正常程序”,“窗口”里进来排队,等他慎重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呢?说这事“十二五”规划中没有,等上几年,待“十三五”期间再说吧!基层同志叹息,现在办事反而难啦----这种故事颇有一点普遍性,应当引起严肃注意。陈云同志如果在世,目睹这一类的“请不动”,该拍案而起了吧?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