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风”、“火凤凰计划”……乍一看,既神秘又高大上,但这些其实都是今年进入广州中考提前独立批招生的特色班。今年广州中考招生的提前独立批再次扩军,包括省实在内的7所学校特色课程班将加入这一行列。至此,经过三年的扩容,提前独立批阵营里有了19所学校。
独立批的学校越来越多,这被外界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掐尖”。也就是说,用文化素质课作为招揽,借此获得晋升为独立批的资格。当然,官方会解释“只是增加了学生的选择,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填报志愿。提前批的独立招生并没有打破批次的招生,它只是对部分人的招生,对整个批次并没有影响。”但无论如何,在提前批里又细分出独立批,招生分数高一截,且招生总规模高达2000人,总难免让人浮想联翩。到底具有独立批资格的学校比没有独立批资格的学校,在招生中占有多大的优势?如何保证独立批“特色课程”名符其实而不是一种“掐尖”的幌子?如何保证评选的过程不成为一种变相的行政许可?这些问题都值得观察和思考。
按照有关规定,要想申报特色课程班,必备条件之一是,课程的设置必须要增强与大学的合作互通。这里也会让人产生许多联想空间。首先,即使是名大学,其师资水平也是分三六九等的。现在高校老师博士学位多如牛毛,但有人评价其含金量可能还不如某些时期的本科生。既然让院士、教授去给中学授课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最有可能与中学对接的主体只能是初出茅庐的90后硕士生、博士生。要是再加上对接的并非大学著名学科,那么这种傍大学的质量就堪忧了。
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目前也在向经济社会狂飙突进,对于基础学科、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从前。就业率的压力倒逼,让象牙塔的大学早早变得职院化,常常会开办一批并无积淀但热门的专业。若按照教育局希望的那种中学和大学对接,那么大学的“学术沦落”会不会也传递到中学上?比如要开出一批或者很“国学”、或者很时髦、或者完全就像社会培训的那些课程,以满足家长和学校的期待?又或者把严肃的专业课程通俗化、讲座化、沙龙化呢?毕竟中学任务和大学阶段任务其实并不相同,非要找到二者的公约数,只能往容易操作的部分去做了。
中学搞特色班,其实际效益是需要认真检验和衡量的。比如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一批一批的中学生是不是因此出类拔萃了。又比如,中学老师参与其中,是不是自己也变得有点大学老师的素养和底子了。大学参与其中,是不是真的更有助于发现和培养未来的苗子了。国家所期待的素质教育,究竟有没有通过特色班这个途径,对分数教育带来改变?社会期待这种探索是多赢的,但如何防止名不副实的状况出现,教育主管部门是需要保持足够警惕的。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