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春节假期已经渐行渐远,但关于“春节海外抢购马桶盖”的讨论却远未停止且持续发酵:漂洋过海“抢购”回来的马桶盖,回国后发现却是地道的中国制造,这一结局着实颇具戏谑成分。
据有关部门统计,春节期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赴日旅游,购物消费近60亿元人民币,除了众所周知的马桶盖之外,同样遭到中国游客疯抢的还有:电饭煲、电吹风、电动牙刷、保温杯、陶瓷刀……这些国人在日抢购的热销产品“几乎处于断货状态”。
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抢购的日本品牌马桶盖,回国后发现竟是中国生产的。消息一经爆出,引发了社会关于中国制造以及中国“智造”的热烈讨论。当我们在谈论马桶盖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背后关注的焦点则更多是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期待和集体焦虑。
“蝴蝶效应”的出现
如果说“抢红包”作为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民俗的变革这一“大事件”登上了春晚,那么,国产智能马桶盖在日本被国人疯抢,则似乎走得更远,登上了正在举行的“两会”的大雅之堂,成了从街头巷尾百姓间的谈资到两会现场代表们的讨论话题。
这一场由“马桶盖”引发的社会如此广泛和热烈的讨论,其意义远超出了卫浴产业本身。但引发热议的起点却源自于著名财经栏目作家吴晓波于2015年1月底发表的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2015年2月22日,日本媒体曾撰文称,百货店的销售额出乎预料创新高,日本列岛因“中国资金”而沸腾,今年人气大增的是温水洗净马桶盖,“几乎处于断货状态”。
春节假期后,国内媒体也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更有媒体爆出,“国人”抢购到的松下牌马桶盖,产自浙江杭州;日本品牌智能马桶盖核心部件产自苏州;全球五分之一的马桶盖产自厦门……
中国的马桶盖制造水平也逐渐被传播出来。中国卫浴界开始频繁发声,在维护国产卫浴品牌声誉的同时,也借机宣传自身产品。3月5日,国内卫浴品牌领导者九牧将智能马桶搬到人潮涌动的厦门湖里万达商场,开展“先用后买”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感受国产马桶的品质;让人们进入智能马桶车间,亲眼见证国产智能马桶的非凡技术。
意料之外的情理之中
“最近几年,国内旅游相对没前几年热了,而境外游越来越热。”南昌某旅行社的旅游从业人员晓飞表示,随着境外旅游需求不断增加,境外购物需求同样急遽增长。她表示:“法定节假日,以及时间相对较短的境外旅游,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国家成了国民出境游的共同选择,也因此,中国游客在这些地区的购物需求相对比较密集。”
她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看到这一市场需求,她在做境外导游的同时也兼职做“代购”,每次带团去韩国或者日本,她都会私下代购各种女性化妆品和日常生活用品。面膜、护肤产品以及一些居家类生活用品成了不错的代购选择。
“伴随着境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海外购物将不小的国内消费需求释放到了国外。”国际贸易专业博士陈元明说。在他看来,目前关于马桶盖引发的中国制造业的“口水”与“争议”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仅今年春节期间,去日本的中国游客达到约45万之多,在日消费的金额更是高达人民币60亿元。除了马桶盖,医药用品、化妆品及其他不少日常生活用品等均在国人抢购的热门商品之列。
“必须辩证地看待国人在日本扫货这一现象对中国制造的鞭策作用。”全国品牌社团组织联席会主席、江苏品牌学会会长徐浩然表示,“从积极的意义来看,国人在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有助于激励我们的企业在产品设计时要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应该秉承以顾客体验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他看来,国产品牌总体来看,部分类型的产品同日本产品是存在差距的。
高品质、精致、更具人性化的产品才会赢得市场,而抱怨国人购买产品“崇洋媚外”则流于肤浅,是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的表现。
有待升级但不必妄自菲薄
“一场国产马桶的日本自由行”,网络上不少人这样揶揄国人在日本抢购的马桶盖却是地道的中国制造。
近年来国人海外扫货遭遇国产的尴尬,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在世界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徐浩然表示,“日本抢购的智能马桶盖竟是国产货,而且其核心配件都是中国制造。反映出我们的制造水平,说明我们生产的产品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中国制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徐浩然说:“但国人去日本抢购原本是中国制造的马桶盖,现象背后也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反映出我们制造业产品存在‘双重标准’,出口的标准高,产品相对品质更好;内销的则相对标准较低,产品质量相对较差。这也是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但徐浩然认为:“.不要太低估我们的中国制造,不要说中国制造不行。部分中国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准,很多国际品牌诸如苹果系列产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的。”
在他看来,中国制造或者中国“智造”不必太过妄自菲薄。
基于品牌研究和品牌管理的角度,他认为,中国制造的未来必然在于品牌,品牌不光是标识,更是一种关联,品牌实际上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之和,而消费者就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在产品消费者的问题上,他指出,人们需要的不是广告而是沟通;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份买的理由,而是一份温暖;温暖与感动的程度决定了认同。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整体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随着国内购买力的不断成长,新兴消费者阶层的消费需求同国际市场接轨,这为中国制造提出新挑战。中国制造以及中国“智造”如何挽留住国内市场消费群体,这样的市场机制的“倒逼”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尽管我们有很长的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
链接
大米、奶粉、奢侈品、化妆品……
国人出境游都抢购什么?
据媒体报道,继抢购马桶盖和电饭锅之后,中国旅客掀起抢购日本大米热潮,有人甚至不惜花近1500元人民币来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有人甚至在淘宝网贩售日本米,称日本米不会用农药,也没有重金属污染。
另外,德国法兰克福各大超市中的婴儿奶粉出现了断货情况,而主要原因是中国人的争相抢购。法兰克福的很多超市已明确规定,每位顾客最多只能购买3盒奶粉。图中文字为:“亲爱的顾客朋友们,由于需求量过大,奶粉只能限量供应(每人最多购买3盒)。感谢您的理解。”
而根据奢侈品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表明,2014年,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76%在境外,中国奢侈品市场占全球奢侈品市场比重由2013年的13%下降到2014年的11%。据统计,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这正说明了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但国人在国内奢侈品消费现状却与在境外消费量形成落差。其中,境外奢侈品消费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日韩及欧美地区,中国消费者总消费额的55%来自出境购物,这也是国内奢侈品消费下跌最重要的原因。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