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将“神提问”视作招聘创新(图)

2015年03月02日 07:37   来源:长沙晚报   杨朝清

漫画/朱慧卿

  近日,重庆智成人才江北市场举办了重庆应往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面对招聘方的“神提问”,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被问得愣了神。很多招聘单位不看简历先问家庭信息。在一家化妆品公司招聘展台前,面对“你妈妈用什么牌子的护肤品?”很多面试者犯了难。(3月1日《华商报》)

  在招聘过程中,招聘方为了打破信息不对称,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求职者,难免会“剑走偏锋”。在通常情形下,招聘方所询问的情况都关乎求职者后天的主观努力;这一次,“神提问”则将矛头指向了先天的家境。从表面上看,“神提问”是裹挟着“出身论”的“浅阅读”,然而从本质上看,“神提问”则是信息渴求下的一种招聘创新。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节点,都会被嵌入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网络之中。家庭背景对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养成、性格培养和品质塑造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招聘中询问家境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求职者的成长环境,从而对求职者的吃苦耐劳精神、抗压能力等做出评估,以方便招聘方招到契合自身价值期待的员工,这并无不妥。

  当家境成为招聘的一个指标,少数求职者可能会在“一刀切”之下成为受害者。毕竟“富二代”中也不乏能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之人,寒门子弟中也有好高骛远、投机取巧之徒。只不过,招聘方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量,“神提问”尽管存在着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的软肋,却依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人才选择标准。

  与“萝卜招聘”、“势利招聘”相比,“神考题”并没有将求职者家境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一个选择依据。可是,在权利意识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神考题”不可避免会触碰到求职者关于隐私和尊严的敏感神经,从而陷入信息获取和道德风险的“囚徒困境”。因此,尽管“神考题”为招聘方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测评求职者的窗口,用人单位也需要想方设法地规避道德风险——在语言上多一些温暖,在细节上多一些周全的考虑,都可以缓解求职者的不适应和精神焦虑。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