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7月28日至9月27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黑龙江进行了巡视。1月3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布《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关于集中整改消化超配干部问题。依据中组部相关政策,督促指导各地各单位对超职数情况进行重新核准,全省超配干部基数现为11614人,现已消化超配干部1824人,其余将于2017年12月底前全部消化。(2月1日新华网)
黑龙江省对于中央巡视组的意见,积极制定整改措施,显示出对巡视意见的高度重视和立说立改的坚定态度。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在整改情况通报中,关于集中整改消化超配干部问题,“全省超配干部基数现为11614人,现已消化超配干部1824人,其余将于2017年12月底前全部消化”的措施,却让人大惑不解。仅仅是调整一下超配领导干部的工作岗位,就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究竟是“难度山大”、还是另有苦衷?
分析起来,公众的困惑并非没有道理。用这么长的时间来“消化”超配的领导干部职数,难说是碰硬动真。客观地说,处理上万的超配干部问题无疑是烫手的山芋,绝非易事。但花长时间来“消化”,少了刮骨疗伤的整改勇气,倒是“自然”消化的迹象明显:3年时间里,不在超配之列的领导干部相继退位,超配的领导干部自然替补,到头来超配是“消化”了,可很少是被整改的。唯一不同的是,超配干部的身份被“转正”了而已。这样的措施,与其说是落实整改,不如说是顺水人情,有多少意义不言自明。
相对而言,企业的改制、裁员,就明显实在具体得多。多年前的企业改制,一夜之间,下岗职工成为新词,无数的工人依据政策沦为失业人员。就没有等到企业职工“自然”消亡或是有了再就业之后才搞改革。整改超配领导干部,只是把超配的干部从领导岗位调整到非领导岗位,不涉及下岗和失业的问题,难道说解决“当不当官”的问题比“有没有工作”的问题还要困难?
因此,整改领导干部超配问题,不能有“滑头”的想法。既然问题已经存在,就要制定刚性的整改措施,并对事不对人,立竿见影地落实措施,让社会公众感受到党和政府整改的决心和勇气。遇事出“花招”,避实就虚,不仅对整改超配干部不利,于各项改革都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作为。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