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 对民众可有可无

2015年01月05日 07:30   来源:长江日报   梅明蕾

  人是创造“意义”的动物,最是确立了时间节点,将线性流动的时光截成不同的点和段,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如在“年”这个关节点,我们就每每获知某些特殊的信息,有关各种排名的发布即为其一。

  林林总总的富豪榜就不用说了。去年年末,我就注意到《省长市长们 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你在哪里》的报道(2014年12月29日投资时报);元旦这一天,适逢武汉地区多所高校发布新年贺词,贺词中又不乏某校获得世界某种排名的公布,以及今后更上层楼的努力目标;当然,我也留意到网友的“挑刺”,“不希望校长把一些虚无缥缈的排名看得很重,更希望认识到不足”。

  我们或许要承认,排名在当今世界是越来越盛行了。排名之盛自然事出有因,时空变量日益增多,信息日益巨量芜杂,人的行动节奏日益加快,注意力资源日益稀缺等等。而越是如此,人们对世界深度理解的需求越是旺盛,越是希望以小葱拌豆腐的呈现方式描摹社会图景。“排名”恰恰能够化繁为简,一目了然,突出一点而不计其余,至少看起来是抓住了关注对象的牛鼻子。于是除了历久长存的财富排名、体育排名、学子学业排名、选美排名等,省市乃至国家发展有GDP排名,大学教育质量有各种综合指标的排名,医疗机构有水准高下的排名,诸多文化娱乐节目更是以排名为噱头牢牢吸引住受众的眼球。

  排名的实质是量化,而量化正是现代管理学的鼻祖泰勒发明的绝招。无所不在的计件管理,形成了工人间正常和非正常的竞争,也引发了劳动群体的普遍焦虑,最终使人异化成机器。这都是管理史上的常识了。

  我们当然不能以此来全然否认排名或量化的功能,事实上,没有排名的世界也会走向一定程度的混沌。我们要清楚的是,排名仅是手段。而问题在于,所有排名均有变手段为目的、从而掩盖了“为什么出发”的风险。正如不久前在电视里看到的全国钢琴、小提琴大赛,就我个人的感觉,排名制引发了各选手间的炫技比拼,音乐表达的最终目标不时被人遗忘。

  任何排名都无法还原无比丰富的真实世界,即便如文中开头提到的“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已将单一的GDP指标转换为“发展速度、内生发展能力、民营经济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GDP”的新的评价体系,从中我们固然看得到其“纠偏”的努力,但该报道所明示的目标受众“省长市长们”,多少仍表明了权力与排名间的关联。换句话说,排名的信息对于高层意义重大,对于广大民众却是可有可无,草民们要的只是民生改善的“有感”。而从某种角度看,这最难为简单的排名所完全体现的内容,也恰是为政当局最最终极的目标。因此,排名是沦为显示政绩的表面文章,还是体察民意的测量仪,关键还看当政者对这终极目标走不走心。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