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市场,长期以来都是学历与起薪关系密切,学历越高,就业后的起薪就越高,这是学历层次有别、文凭高低不同使然,无可厚非。然而像深圳这家企业凭借学校等级和声望,公然对不同院校的毕业生“明码标出等级价”,普通院校5000元、清华北大9000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其招聘的到底是学校还是员工,其需要的到底是人才还是人脉?(12月3日《西安日报》)
众所周知,“名校情结”是社会所共有的,这也是社会激烈竞争中必然存在的现象。“论校排薪”其实一直是社会共知且默认的求职规则,这家企业只不过是明确写出来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在当下已非隐秘。企业也只不过在过程中遵守这个游戏规则而已。以此论之,一味排斥“论校排薪”的行为,多少有些“酸葡萄心理”作怪的意味。
在当下,不同的学校之间,因其生源质量、教学水平、教学资源等因素导致毕业生存在高低优劣的差异。对不同学校毕业生采取不同的起薪待遇,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常态。优胜劣汰源于市场的选择,也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最直观判断。即使在高等教育发达的欧美各国,每年都有各种榜单,对各顶级大学的毕业生薪酬待遇进行评比,即使是在顶级大学之间,不同学校毕业生的待遇也有着不小的差异,有的差距甚至还很大。
当前的教育体系固然存在着一些瑕疵,对高校毕业生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不是必然的。从长期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来看,根据不同院校的毕业生质量口碑情况给予不同的起薪待遇,正体现了高质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价值。并且企业对毕业生缺乏深入的了解,招聘时自然要找一个初次衡量的标准,是否名校毕业自然成为重要依据。至于参加工作以后的薪酬待遇,自然要看个人工作后的具体表现,这是员工“新一轮”的努力程度、个体素质的比拼。
因此,“论校排薪”并非完全是就业歧视,也并不是那么不可理喻,我们也就大可不必对其嗤之以鼻。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