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打架,莫让百姓受伤

2014年11月25日 10:14   来源:荆楚网   周晓

  在繁华的江西省新余市区,一幢幢高楼大厦之中,赫然躺着一块近300亩的菜地,一排排打好的孔桩立在菜地里,这种孔桩是用于建设大楼地基的,深达地下十几米。原来这是新余市行政中心的工地,已于去年6月停工,计划总投资13亿元。

  据称此处地原本是用来修建市服务中心,但因落马的新余市委原书记李安泽主与新余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建华之间意见分歧,相互“缠斗”而搁浅。该工程于2012年12月开始建设,已投入资金2亿多元,却因官场的“内斗”搁浅、荒置。不光2亿元打了水漂,也为下一届政府领导班子接任留下难题,更因此类的“烂尾工程”让政府的施政能力打了折扣。

  大楼停建为何不能有效利用?根据中央相关规定,市政服务中心楼肯定是建不成了,但是地处繁华地段为何不能有效利用呢?记者走访得知,这其中“水”很深,困难重重。首先该项目是“边建边审批申报”,也就是说未在省发改委申报备案,该项目并不合规;项目选址存异议,设计方案被指太过成旧。困难时一大堆,但却没有“挑大梁”的人出来解决这个问题,任由变菜地,还得政府出资加安全设施保障种菜市民的安全。政府是浪费财力还自讨苦吃。

  “神仙打战”受伤的不能是百姓。该项目一波三折最后也未能承建,给出的理由是众多的,但在这个过程中至始至终都没有谁说“听听市民的意见”,在准备建设之初是由原市委书记主推而建,项目搁浅了是因为官员“内斗”,项目摆成“烂摊子”了是因为担心违法近期中央规定。一个耗资13亿元的工程从始至终都没有专家的身影、没有群众的建议、没有集体商议,项目匆匆上马又匆匆搁置。行政权力被官员玩弄于掌心,社会资源成为牺牲品,国家财力最后为其买单,害苦的还是当地的百姓。

  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政府施政缺乏民主、公开、透明所致。如果该项目在建设之初不是由“一把手”想当然的说了算,而是由民主决策、群众评议、专家论证共同商议,或许这样的“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就不会被通过;如果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市民代表与政府共同对材料采购、资金账目、质量建设中监督、把关,就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如果项目在成为“烂尾工程”后,政府能够充分听取市民意见,采纳各方建议,主动挑头的把这个工程从“烂”变“好”,才能得到群众的拍手称好;如果政府的各项权利、义务和职责能进行系统管理,全程监督,群众考评,政府施政自然惠利于民得民心。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