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开56个专业”是奔“野鸡大学”而去

2014年10月17日 06:53   来源:红网   吴江

  近日,媒体披露了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和各地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电子商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动画等近几年颇为时髦的专业榜上有名。一方面是“热门”专业就业遇冷,另一方面则是很多高校申报设立新专业的热情不减。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竟然一下子申报在2015年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10月15日《人民日报》)

  作为创新之地,大学的专业设置其实更应具备前瞻性,以引领时代的发展。即便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能具备这样的引导力,但从保持大学自身的活力与竞争力出发,大学的专业设置至少也要跟上时代变迁,顺应市场之需才是。

  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专业和人才的需求,自然不可能保持一成不变。这个时候,假如大学对专业设置毫无市场敏感性,很容易在招生环节即遭到家长学生的冷遇。可见,相比几十年不变的教材与专业课,如今大学热衷于申报新专业,倒也未尝不是进取心的体现。

  不过,大学专业设置究竟如何才算与时俱进,恐怕绝非谁申报新开的专业多,谁便更有眼光和实力。现实中,当一所大学动辄新设立10个以上专业,甚至有高校一年申报新开56个专业,“高产”的新专业背后,不仅并违背了专业发展的常识与规律,更将大学办学的随意性暴露无遗。

  可以设想,一个新专业的开办,从来不是挂块牌子这么简单,专业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设计、师资配备,更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具体到当下市场上的一些热门专业,也绝非从天而降,而恰恰是原有一些专业交叉融合的产物,真要开设这些专业,也就必须有相应的积累,而不是“校有多大胆,专业有多大产”,甚至罔顾学校自身的实力与能力,便急功近利的在专业设置上赶潮流、追热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年申报新开56个专业的大学,何以能做到如此三头六臂?这些新设专业,究竟做了哪些准备,又有着怎样的积累,显然值得追问。而从大学专业的正常成长来看,如此爆发式的新开专业,更是有悖常识。事实上,与其说是这些专业的热度转瞬即逝,市场需求不再,毋宁说是这些被当做卖点一窝蜂新开的专业,骨子里根本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在一定程度上倒可以解释,何以一些原本应当热门的专业,却反而遭遇低就业率的尴尬。浮躁的大学与它们并不专业的专业,被以无比尴尬的方式打回原形,其实是个必然结果,而与专业本身是否热门无关。

  基于此,违反大学办学规律,专业设置急功近利,满眼只有招生利益,如此与时俱进的大学转型,在误人子弟的同时,更是直奔“野鸡大学”而去。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