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两千多万元的消息震惊坊间,科研经费的“潜规则”再次被翻出台面,利益输出方法花样百出、令人咋舌。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约四成,这意味着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科研经费腐败频发,对此,有学者建议,应当改革科研管理体系,转变考核机制,落实财务公开。(10月13日中国新闻网)
7名知名教授的贪腐令人震惊,更令人惋惜,除深陷囹圄之外,还声名扫地,有才难为。所以,贪腐固然难易,但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的贪腐使得科研经费的“潜规则”被翻出台面,而调研显示六成经费被用在了项目之外,尤为触目惊心。无疑,这意味着科研经费已然成为了分食国家资金的一场盛宴,而科研反倒成了游戏的道具。以此观之,科研贪腐也可以说是科研体制的牺牲品。试想,如果能够赋予这些教授以科研自由,能够赋予科研成果以应有的价值评价,这7名教授或许取得科研劳动和成果的回报,要远大于贪腐所得。
科研的行政化主导被认为是导致科研贪腐的体制首弊,如同高校行政化理出一辙。科研的行政化所体现出的管控色彩,并不止体现在科研经费的层层审批之上,同时还体现在对科研的垄断之上,把控了科研产出的命脉,科研人员的价值与争取科研经费牢牢的捆绑在一起,固化和扭曲了科研价值规律,也妨碍了科研和学术的自由。如此语境下,类似于行政领域审批过程的利益,组织科研、实施科研和评价成果的一体化,自然滋生出“重立项、轻研究”的乱象。其结果,一边是有项目的专家教授堪比富翁,另一边是没有项目的专家教授穷困潦倒,使得科研不是按照才能来分配资源,导致科研的彻底“贵族化”,失去科研人尽其才、充分竞争的活力。
科研腐败只是科研体制机制弊端的外在症状之一,从预防腐败的角度来说,加强对科研经费审批、使用过程的公开透明和严格监督,是可以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但是,从治本和解决科研腐败背后的科研垄断来说,更该在改革科研体制机制上有作为,努力实现突破。应从导向上从投入主导,转变到对科研成果的购买上来。从配置科研资源、组织科研活动中抽身,把科研交给公益性科研机构来组织,赋予科研机构充分的自主权,成立属于自身的科研基金,自主开展项目研究。将专家教授变成科研的“打工仔”,由科研机构聘用并执行聘用薪酬制度,还原科研本有的价值。同时,建立国家重大科研选题的竞争机制,视成果对研究机构进行补贴和奖励。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