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日报》7月15日在头版头条发表《我市目前已到购房好时机》的重头文章,文中引用常州市房管局提供的上半年商品房销售数据,并援引一位业内人士的话称,常州房价可下降的空间不大,目前已到了购房的好时机。
以地名开头的日报,都是地方性的党报与机关报。人们习惯在此类报纸上看到地方的方针政策、领导的工作活动、以及一些正经八百的报道文章。虽然上述“定式”令许多人感觉死板,但冷不丁冒出《常州日报》在头版头条鼓吹“已到购房好时机”,却也让人大跌眼镜。地方机关报整出这样的“头条广告”,很难说不是出于地方管理者的授意。
但细细琢磨,这样的“越轨”又似乎不足为奇。
对地方管理者而言,本应该尊重市场规律,同时防止有人投机扰乱市场。可事实却是,过去十来年国内房价高歌猛进,地产商哄抬楼价、炒房投机大肆存在,一些地方管理者却少有作为,甚至对高房价明里暗里地推波助澜。
说到底,不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穿一条裤子”早就不是新闻。否则,不会有那么多行政强拆与血腥占地。高层的房产调控曾经一轮又一轮,但许多地方对此阳奉阴违,导致调控频频沦为“空调”。一面是草根儿百姓望高价房兴叹,另一面是地方卖地财政红红火火。高房价带动的地产经济已成为某些地方的支柱,纵然这极大地妨碍了人民的其他内需消费,严重影响其他产业的投资规模,国外地产泡沫的前车之鉴更被频频提及,但许多地方的管理者还是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不愿放弃卖地、卖房生财。
正所谓“物极必反”,高烧的楼市终于在今年开始自行降温,各地的新房、二手房出现滞销、进而不同程度地降价。这本来是市场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但一些极度仰仗卖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却坐不住了,它们希望“房事”尽快止跌回暖。理解了上述“管理心理”,就不难理解目前一些地方为何心急火燎地想“救市”。有的地方试图偷偷放开限购,有的地方“不准”开发商降价,更有如常州这种赤裸裸地叫嚣“已到购房好时机”。问题是,这种极度功利的、甚至是违反市场规律的“行政指导”,公众会听吗?
某些管理者不管不顾不当行政、胡乱作为将丧失的公信力,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缺少必要的惩戒。好比,面对地方政府赤裸裸地“拖市”,公然违背高层的地产调控方针,有哪个官员被摘乌纱帽?这也是某些地方行政有恃无恐地与开发商“勾肩搭背”、甚至主动忽悠百姓的根源。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