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更要培养职业精神。
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当前,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在很多工业领域的产值排名全球第一。然而我国远非“制造强国”,产品和服务还不够“精”、不够“细”,电子信息产品、汽车、装备等制造业领域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同一品牌的产品,国内组装和进口原装产品的质量、性能往往差距较大;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比许多同类产品价格便宜很多,但在一些地方,“中国制造”成了劣质品的代名词。
眼下,要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亟须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含量。长期以来,“德国制造”一直领跑世界制造业,成为全球市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我们看到的是其过硬的产品技术和卓越的产品质量,却很少注意到背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员工的职业精神。德语“职业”一词有“天职”的含义,遵守企业道德、制造高质量产品是德国员工与生俱来的义务。德国工人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装配设备时拧七圈半,一圈也不能少,这种“七圈半”精神正是“德国制造”享誉世界的保障。不仅德国制造追求精益求精,闻名全球的“瑞士制造”等背后也有着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在支撑。
反观我国产业工人,虽然在许多领域也出类拔萃,但受社会转型期整体氛围的影响,相对而言仍比较缺乏职业精神。一些人频繁跳槽、随意违约、不讲诚信、重数量轻质量,仅仅把工作当做谋生饭碗,缺乏像瑞士钟表匠一样对工艺和产品的专注精神。眼下,“中国制造”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升级为“优质制造”,亟须填补职业精神这一短板,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素质。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但目前一些院校还没有将培育职业精神放到应有的高度,存在重知识灌输,轻道德养成;重理论教学,轻实习实践;重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培育的弊端。一项对企业的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最欠缺的素质,排在首位的是职业道德。企业关注的高职学生职业品格依次是:责任感、上进心、道德诚信、吃苦耐劳、主动性。由此可见,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专业技能,而是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对此,职业院校应尽快建立完善的职业精神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实习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真实的职业工作场景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农民工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要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培训。当前,农民工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约30%,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素质降低,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修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应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要求,统筹协调人社、教育等部门,组织高职院校、技工学校开展大规模普惠性职业培训,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提升其职业精神,让“中国制造”真正享誉全球。(经济日报记者 阙明坤)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