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文化不仅是消除暴力美学

2014年06月30日 07:36   来源:红网   文/章正

  北京市规划委就地铁6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的车站公共艺术创作方案征求意见,众多车站的壁画、雕塑的设计方案首次公布。负责人表示,相对于地铁线路的整体建设而言,地铁公共艺术“花小钱办大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6月28日《新京报》)

  北京地铁的公共艺术正好处于人流量密集处,可以最大限度释放公共艺术的作用,理应赞一个。可反观当下,不少地方都在建设地铁、广场和博物馆一类的公共场所。但是,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只要一坐上地铁,就不知身在何处了。原因在于,不少地方的公共场所陈设惊人的一致,就连广告的品种和样式都差不多。我国的城市一不小心,已经患上了“城市雷同病”,不仅连地面上的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就连公共空间内部也是如此。

  有人说,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公共艺术,怎么可能“千城一面”?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少地方的确热衷艺术的陈设。可实际上,公共艺术却出现了庸俗化和标准化:摆一个原子图的雕塑,就代表着科技;弄一本书的雕塑,就代表着城市文化。各地不约而同地批量出现了“公共艺术”,个头越来越大,用材越来越好,所谓的公共艺术堪称“丑陋”,反而异化成为了“暴力美学”。

  公共艺术本来就是一个城市气质的表达,展现出城市之美,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展现出区域的文化素养。对于一个开放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通过作品向公众传递价值观。正如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以美育代德育,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公共艺术在无形之中,承担着“美”的普及的作用,发挥着社会教化的作用。

  奥古斯都·罗丹曾说过“艺术是思考,它通过探索大自然所具有天赐神韵而获得精神愉悦。”当然,我国的公共艺术除了消除暴力美学,拥有艺术美感还远远不够。更大的文化价值,还要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与公众发生联系,进而向公众表达“公共精神”。也就是,通过城市的公共艺术,要增进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既然如此,公共艺术就不应止步于外在形态,更要注重精神内核。不妨以法律的形式,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制定制度化的投入保障机制。当然,城市在购买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时,也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从创作、设计到建设并不能“将就”,让市民看得懂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也能引导城市文化。避免城市空间中出现类似暴力美学的作品。

  诚然,在国内提出公共艺术的话题时间并不长,人们的认识还很有限。可确定的是,公共艺术毕竟不是阳春白雪,而是百姓艺术,城市有责任为公共艺术标准把关,有义务提高公共艺术水平。如此,才能让城市不再千城一面,城市也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