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众议:"种好梧桐"促进产业西移 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2014年06月28日 06:3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政策措施。李克强表示,要在确保环境不被污染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引导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625日中国政府网)

产业西移 

资料图片: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工业园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内的某玩具厂。(图片来源:杨峥/东方IC)

  1亿人中西部就近城镇化 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振峰

  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促进中西部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这将带来巨大的新增投资,激活消费潜能,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升级、行稳致远。

  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拓展就业和发展新空间,以推动中西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如此“建设”与“就业”“双策并举”,中西部地区这“1亿人”既可以“就地”安居,也能够“就地”工作生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可以逐步实现。

  “产业西移”贵在“种好梧桐

  中国经济网网友 张国栋

  国务院此次确定的“产业西移”,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优化生产力布局,不仅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带动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和贫困地区致富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西移的产业和企业而言,也是个很好的出路。

  现在的问题是企业怎么想,愿不愿意移。不可否认,中西部地区无论“硬环境”还是“软环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都还有明显差距。但有道是“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中西部地区应多为经济发展大局着想,多为产业西移着想,积极主动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吸引企业自主转移。

  政府敢于让位,投资效率才能提高

  中国经济网网友 谭浩俊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都由政府包办,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这几年,更是政府投资快速扩张的阶段。虽然从数量和规模来看,政府及其所控制的投资公司、企业做了很多事,但是,政府投资是不考虑效率的,也导致浪费严重。而与之相反,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是必须充分考虑投资的价值与回报的。

  要让长期不赚钱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赚钱,就必须按照市场化要求,政府主动退位,主动将市场让给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如果能够给社会资本一个畅快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通道,还可以大大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参与混合所有制结构建立等工作的信心,能够让更多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领域转移。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友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