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时至今日,该活动已满一年。一年中,在各级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很多常委一把手检讨了自己在用人上存在的问题,有些县级常委在自我批评环节,还出现“痛哭”情景,让外界看到了他们直面问题、改正不足的决心。(6月18日人民网)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纯洁党内生活的一剂良药。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批评没有锐气,缺少辣味,自我批评没有深度,避重就轻,民主生活会流于平淡,开一开、谈一谈,做做样子、摆摆姿态,消极应付和蒙混过关的思想还时有存在。
相比之下,常委们深刻剖析自我,讲到动情处失声痛哭,让我们看到了民主生活会的真正意义。痛哭是源于对自身缺点的深刻认识,这是一种痛的领悟,是效果的证明,是反思的表现。当工作有失误、性格有缺陷、干事有不足时,有人提醒、批评,自己常葆“醍醐灌顶、三省吾身”,真正的把好脉、找出病灶,这触及灵魂的哭就成了一个向好的开始。
然而,哭仅能代表深刻的认识,认识再深刻也不能改变现状,触及思想的哭后更需要动真碰硬的改。如果哭完了事,一切照旧,那这哭就成了应景的假把式。教育实践重在根治作风病,倘若一些干部将重头戏,全部放在了表态式的哭,甚至表演式的哭,活动就容易走向务虚。越是涕泪横流,就越要关注后续的整改落实,教育实践需要真抓实改,不能让善哭的表演帝轻松过关。
民主生活会开得如何,最终落在一个“改”字上。群众不管讲得多么精彩,不看哭了多长时间,只关心改了多少环节。边哭边批评不过是一剂止疼针,可以缓解一时之痛,但是痛点常在,每每触及还是会疼痛难忍,唯有揪出病灶对症下药,彻底根治作风病,才能让忏悔的痛哭到此为止。常委们哭述的工作败笔是否已经有效修正?头脑中的不良思想是否已经及时纠偏?哭过之后要继续反思、改进,下次谈到这个问题问心无愧了,群众满意了,哭不出来了,才算是给了自己和广大群众一个交代。
期待“哭”的常委们揩去泪水,痛定思痛后立行立改,确保取得蜕皮重生的实效。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