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帅傅:伪劣食品"上山下乡"监管须跟进

2014年01月20日 10:46   来源:东方网   罗瑞明

 

  在四川省金堂县赵镇弯弯街批发市场一家主营副食的店铺,记者发现既有正品的大白兔、徐福记,也有山寨的“小白兔”、“徐记”,包装极其相似。店主告诉记者,商品主要销往农村,山寨的七八块钱一斤,正品的二十四五块钱一斤,掺在一起卖,不容易看出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娃恰恰”、“康帅傅”、“奥立奥”等山寨商品,还有过期食品、三无产品等假冒伪劣商品,在一些农村集市商店寻常可见。(1月19日《人民日报》)

  农村范围广,人群居住分散,加之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较落后,随着打击伪劣商品的力度加大,一些不良商家改变策略,变集中为分散,从城市走进乡村,将伪劣食品销往农村市场。

  伪劣食品名目繁多,手法多样,有的取名与名牌食品同音,有的只是偏旁和部首有异,不仔细辨别根本看不出其的真伪,这些还不算什么,起码细心者可以进行辨别,而更多的是打着名牌的招牌内装假货,外表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怎么去真伪?尤其是传统食材的腊制品,病死猪肉做成腊肉,加上添加剂,色泽鲜亮、风味醇厚,甚至吃起来口感也很好,更难辨别。还有假酒,假茶叶,更让人摸不到北,伪劣食品销农村不是个别地区,几乎是成了普遍,以假乱真发挥到极致。

  农村假冒食品泛滥有多种原因,一是交通不便,进货渠道受限,没有多大的选择空间,哪里方便就往哪里进;二是消费者普遍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即使是买到假的也自认倒霉,不知向哪投诉,也不方便投诉;三是由于收入水平不高,不少消费者只认便宜的;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使伪劣食品有机可乘,而最主要的是监督难以全面布控,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位。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