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有一系列转型需要完成,在转型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风险和考验。但是,中国对于这些转型和改革有清醒的认识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地方政府债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存在的问题,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采取短期的经济刺激药方难以解决问题。当前中国政府为促进经济转型,允许经济增长稍微放慢一些,是明智的处理方式。
中国经济有一系列转型需要完成,在转型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风险和考验。但是,中国对于这些转型和改革有清醒的认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没有灵丹妙药。从财政体系改革到加大国有行业竞争,从公共资产多元化到建立以回报率为导向的金融管理体制,经济转型需要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改革才能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在不断调整之中,但此次正在经历的转型却尤为艰难。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中国部分外向型产业部门将失去优势,过去采取的鼓励出口和招商引资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中国企业必须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才能“更上层楼”。
对中国而言,完成经济转型、收入分配改革十分重要。通过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释放消费需求,低效率的投资拉动模式才能转变为高回报的消费驱动模式。财政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将有助于促进这种转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5年后,全球经济仍有许多麻烦。在当下的全球经济中,中国是一个亮点。中国政府已经明智地让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一些。利用大量投资和债务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旧的发展模式已经过时。
美国经济正在经历调整。政策僵局、较少的公共投资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其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潜在增长率。在欧洲,债务危机的阴云尚未散去,使经济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必要改革仍未进行。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已经暂时稳定了主权债券市场。仅凭欧洲央行无法拯救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还需要德国的支持和南欧国家动真格的改革。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令那种不受监管的市场资本主义模式的缺陷暴露无遗。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规模和相对地位,已经开始下滑并且还在下滑之中。这可能是长期的趋势。只不过,金融危机加剧了这一进程以及人们对该趋势的认识。
相反,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规模和重要性大大提高。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引擎,也是其他新兴经济体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中国政府以经济增速放缓换取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
(作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教授,本报驻美国记者吴成良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