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获学生助学金 演讲“比穷”合适吗?

2013年10月17日 07:21   来源:广州日报   

  新闻背景:“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为认定贫困生资格,贫困学生需当众演讲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这样的方式合适吗?(10月16日《沈阳晚报》)

  赤裸裸的“二次伤害” @毕晓哲:大学安排学生上台演讲“比穷”,以获得贫困生资助名额,或有一些身不由己的苦衷。前些年,一些高校确定贫困生的依据是学生自己开出来的街道社区证明,但经过一些学校调查,不少乡村街道的审核形同虚设,贫困生证明想开就开。学校自己也面临人力物力之困,不可能人人走访。于是,这类“替代”式的,或者在学校眼中相对“公平公正”的上台演讲、学生公开投票的方式就应运而生了。然而,这样的公开式“比穷”,即使最终获得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也是一种“恶”的结果。是以伤害贫困生的心理心灵,以及为人的人格自尊为代价的,无疑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二次伤害”。

  处理好贫困生补助并不难,大学除了对基层政府更多地采取信任姿态之外,也不妨分批分次做好走访工作。而且,补助贫困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又何必“一对一”式补助?比如,重庆交通大学在学生食堂设置“温饱午餐”,红烧肉加大路菜,馒头米饭管够,价格低于成本。这些思路和方法不妨交流借鉴。

  贫困是贫困者的隐私 @鹰远:演讲“比穷”拿助学金当休矣!贫困是贫困者的隐私,谁也没有权利把他们的隐私“抖”出去。若真正要做善事的话,那就不仅在物质上给人以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他们以呵护,前提是尊重他们贫困的隐私权。

  拒绝承认家境贫穷才是耻辱 @张立美:贫穷不是耻辱,“比穷”无伤自尊。贫穷本身不是耻辱,拒绝承认家境贫穷才是耻辱,别人是否看得起作为贫困学生的自己,那是别人的事,关键要看得起贫困的自己。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如果连面对家庭贫困事实的勇气都没有,在小范围之内说出家境贫寒的事实都不敢,觉得伤害了自尊,那以后又拿什么去面对人生中的大风大浪和更多跌面子的事?可以说,“比穷”无伤学生自尊,真正觉得伤自尊只是学生内心的自卑心理在作祟,是自己觉得丢了面子而已。

  穷学生不一定会演讲 @唐传艳:贫困不在演讲中而在生活里,穷学生不一定会演讲,会演讲的不一定是穷学生。演讲只能选择出口才好的学生,不能选择出贫困生。也许,那个低着头不吭声默默走开的学生,才是需要帮助的学生。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