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发前来报道于辽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之前,记者全然没有想到,和采访生涯中第二次全运会的邂逅,竟然会如此艰难……
不知是连日的出差奔波,还是面对今年这项国内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时显得有些“紧张”,记者那近年来已不止一次提出“抗议”的肠胃,在从北京到沈阳的火车上又闹起了“情绪”——从刚开始的隐隐作痛到后来的难以忍受,让京沈之间本不算长的4个多小时的动车旅程也变成了煎熬……
来到媒体村办完入住手续后,不断加剧的疼痛感让记者无暇端详这个今后十几天的漂亮“新家”,直接就坐上媒体村急救车被送到了医院。
对于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急救车待遇”,病来如山倒的记者没有太多感觉,但本届全运会为医疗保障服务设置的“绿色诊疗通道”,还是让记者体验到什么叫“畅通无阻”……
因为感觉实在是不太好,医院方面最终让记者暂时留院治疗。在随后的近3天时间里,记者不得不遗憾地错过了首次在白天举行的全运会开幕式、正式揭幕后首金产生等本届全运会的不少历史性时刻。不过,正是在医院的这几天时间里,记者也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到了全运会的医疗保障体系,这样“不得已”的体验在以往采访大赛的过程中也实属难得。
俗话说:“人吃五谷生百病”。虽然本届全运会适度压缩了参赛规模,但全部38个代表团的运动员以及官员人数依然达到16098人,再加上3600余名裁判以及近3000名媒体记者,全运会医疗保障服务所面临的人群依然庞大。
在留院治疗的这几天,记者亲眼目睹了全运会医疗服务的繁忙景象:重庆代表团的足球运动员、浙江代表团的官员、裁判员、和记者一样的媒体同行、志愿者等都前来诊疗,甚至还“偶遇”赛前突然发烧的辽宁代表团乒乓球国手郭跃……
在及时有效的治疗下,经过仔细检查和主任大夫的首肯,身体基本恢复的记者今天总算是拿到了从医院回归采访赛场的“绿卡”。
经过一番波折,记者终于和本届全运会紧紧“握手”,过程虽然艰难,感觉却很温暖!(本报沈阳9月2日电)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