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苦难”发酵 让经历升华

2013年08月07日 08:39   来源:合肥晚报   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

何姗姗 制图

  本报“吃苦训练营”第一阶段的活动已于昨天全部结束,走入警营,体验民警工作,有的孩子觉得好玩,有的孩子喊辛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在这里,我们节选了部分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的日记,听他们说说吃苦的故事。(详见今日11版)

  孩子们在本报“吃苦训练营”第一阶段的活动中,站马路、跑消防、走街串巷……笔者从一名父亲的角度来看,尽管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欣慰。在7月30日的评论中,笔者表达过一种担忧:有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参加这次“训练营”,而更害怕吃苦?事实证明笔者多虑了,我们的孩子通过自己的笔,记载了这次吃苦的收获,收获里夹带着诸多喜悦。

  这是对“苦”的喜悦。当苦能给我们带来喜悦时,我们就可以认为自己是有力量的。对力量的描述有两种偏向,一种是体能,例如奥运赛场上的李宁;一种是精神,例如轮椅上的霍金。健儿们给大众展现的是力量之外在美,通过视觉即可以感受;但内在的力量之美,往往只能用心灵体会。我们可以认为,力量的本质里蕴含美。即便对于邪恶力量,我们也能从中分离出美的因素——比如对抗它,比如战胜它——这时,它就是美的构成部分,它就是浇灌鲜花的粪便。然后,我们尽可为此以表达喜悦:我们之所以拥有力量之美,是因为我们经历过苦。

  炎炎烈日晒得孩子们满身大汗,其中的辛苦我们完全能够体会。杜慈航小同学与伙伴们拉消防水管跑了400米;耿璐璐小同学在火灾模拟现场穿着沉重的消防服,感受到消防员的劳累。这些苦在孩子的心灵中,已经滋生出喜悦,只因为他们经历过,战胜过。他们将苦扳倒之后,在其背面,约略了解了生命的重要图景。所以,本报的“吃苦训练营”,还是一次发现之旅。

  社会很大很复杂,生命于其中穿行,景色无限。孩子们在人生之初,很难脱离父母的怀抱,去体验社会工作。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后代在这方面,一直表现出不恰当的“优越感”。多年来,名人呼吁过,媒体批评过,均不能彻底改变民众的“集体无意识”,那就是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在“天经地义”的心理状态中,多数父母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娇惯他们,软化他们。最极端的例子是大学生不会洗衣服,母亲给他批发一袋子裤衩拎进校园。当日本的幼儿们裸体在冰天雪地里奔跑的时候,我们的一些孩子正缩在被窝中赖床,其间的巨大差别,足以令我们对未来产生不信任。

  因为未来要靠今天的孩子们去支撑。一个不会洗裤衩的小伙,一个留恋温暖被窝的孩子,在支撑未来的时候,会不会叫苦?会不会茫然?那时,父母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此,笔者作为一名父亲,深深认识到自己的弱点,等同于很多“中国式父母”——过分呵护孩子,可能是对孩子犯罪,集合起来,最终就是对我们的民族犯罪。我们给予孩子丰富的食品,却不能培养他们强健的精神,那是舍本逐末。另外,一个人的强健精神里,包含了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通过对苦难的体会和战胜,得来的深刻的生命感悟。它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需要体验、体验再体验。

  本报举办“吃苦训练营”所提供的体验机会,是珍贵的。诸多孩子的参与,令我们欣慰和荣幸。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合作,是一次关于教育、关于未来的深刻的发现之旅。我们将“苦”藏在活动之中,似可比喻为夏天的圣诞礼物。如果孩子们能像父母呵护他们一样,呵护这份礼物,一直到长大成人,并以此对照生命路途中一切苦难的意义,那么,这份礼物就很有分量了。我们希望它能像酵母一样,将一切所谓的苦难——发酵,然后——做成面包。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