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网站推出了《全国各地幸福指数》报告,对除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0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做了排名。结果显示,江西、湖南、内蒙古幸福指数位列全国前三,广东排在第14位,北京排名第23,而天津和上海排在倒数两位。报告一出,便引起热议,有人认同,有人质疑。(7月29日中国广播网)
一千个外国人眼中有一千个中国。尽管这种不做抽样调研,只用客观数据计算出的幸福指数,可以作为一个城市整体社会环境的参考,却很难与人们的内心感受真正对应。而且,不同的计量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排名结果,也许排名和比较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其中的一个现象颇值得关注,即在排名榜单中,大城市的幸福指数排名似乎都不如他们的GDP成绩单那样耀眼夺目,甚至很是丢人现眼,欠了市民的账。
笔者注意到,目前已公布“半年报”的30个省份的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7.6%的水平。增幅位居榜首的是天津市,生产总值达6579.01亿元,同比增长12.5%,但天津幸福指数仅有0.10,排列倒数第二名。而排名垫底的上海,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0168.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24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但是,上海的幸福指数仅为0.07,在全国排名垫底。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不太幸福。
导致城市幸福指数与GDP成绩单的反差如此悬殊,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常情况下,越是较大的城市,其居民生活状况、环境污染、居住条件、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差。大城市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生活成本增加,会使居民生存压力非常大。而且,大城市信息传播便捷顺畅,突发性事件和负面新闻常常通过媒体的渲染后,对居民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等等。这些都会降低大城市的平安指数、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使人感到城市生活不幸福。
其实,从深层次上看,在城市幸福指数与GDP成绩单的巨大反差背后,所隐藏的还是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简单粗放,急功近利,以及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把做大GDP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为官执政的“第一追求”,忽视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经济腿长,社会腿短”诱发社会矛盾不断增加;忽视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增长,一味追求上项目而忽略扩大消费,导致产能过剩等结构问题突出;忽视对外开放与国内经济的平衡发展,内需不足造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缺乏;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忽视积极回应居民正当诉求的解决,甚至压制民主,导致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如此等等,都是居民幸福感不高的重要因素。
尽管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幸福只是一种心理感受与体验,但人的幸福感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今年5月,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其34个成员国的幸福指数排名结果,该指数从11个方面综合评定民众的幸福感,包括住房、收入、工作、社区、教育、环境、政府管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感、工作与生活平衡度等。这个幸福感计量模型关注了居民个人层面的感觉,结果会更加贴近实际,反映实际,应该成为建设幸福城市的工作指引。
群众不满意的,正是政府刻意努力的。提升城市的幸福指数,最紧迫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GDP观、告别GDP崇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可以从新型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加大民生投入及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等方面,出台更加积极稳健的政策,释放新的经济发展红利,最大限度地造福于市民,让人们真实感受到很幸福,而不是姓曾,进而提高城市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