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朝猛兽扔垃圾 何时能撕下"素质差"标签(图)

2013年07月24日 10:32   来源:华声在线   

  中国游客光顾肯尼亚,居然吓坏当地导游。据新华社报道,25岁的肯尼亚导游阿布接待了多批中国游客,这一群体给他留下的主要印象是:喧哗吵闹,随地吐痰,到处合影……最令他震惊的是,其中有些人胆大包天,竟然投掷杂物招惹狮子、河马等猛兽,“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的心紧张得都快停跳了”。中国游客朝猛兽扔垃圾,国人的脸丢到肯尼亚,你怎么看?

  [新闻解读]

  你我都是“中国游客”

  在观光车里隔着安全的护栏,这些人便以戏弄猛兽为乐,大有“你能奈我何”的气势,仿佛真的成了勇士一般;要是让他们把投出的杂物自行捡回来,恐怕个个又会成了缩头乌龟。 “无知者无畏”,不计后果地招惹非洲野生动物,或许是为了在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中写下貌似勇敢的一笔,但也暴露出这些游客苍白的素质,以及对危险的木知木觉。

  回头想想,这些行为放在国内,却又是生活场景里司空见惯的情形。在国内生活久了,人人都有一套处世的逻辑,在办公室恭谦有礼的白领,出门到街角可能就一口痰吐在地上;在工地上大声接打手机的农民工,也可能在地铁上怕自己的衣服弄脏座椅,坚持席地而坐。今天在境外旅游不拘小节的中国游客,见到“请便后冲水”的中文标示后,下一次或许也会变得守规矩起来。

  有一点必须承认:人无完人。绝大多数人都可能有过利己主义的行为,你不随地吐痰,却可能喜欢插队;他不大声喧哗,却可能曾经乱丢垃圾重要的是,听了肯尼亚的非洲朋友对某些同胞的评议之后,下班坐地铁开始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也是一种闻过则喜的改变。

  [新闻观察]

  莫让“标签化”毁了中国游客形象

  文/张钰婷

  众所周知,“标签化”是一种过于简单的归类方式。“标签化”的盛行,使得人物、事件通通沦为“标签”,个性完全被抹杀。这不但影响人们对事件真相和人物本性全面的认知,还扭曲了社会的价值观。就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被海外一些媒体归纳为中国游客的“通病”。有的境外旅行社和宾馆甚至因此拒绝接待中国旅游团队。中国游客被顺理成章地贴上了“有钱但素质不高”“只会拍照不会玩”的标签,有人甚至将中国游客的陋习称之为“民族劣根性作祟”。

  从历史层面看,中国社会历来最重视社会资本,即熟人伦理关系,而轻视公共空间,这造成了很多人“公德”意识不高。此外,当一个人以旅游者的身份在异地游览时,陌生的环境使得游客少了许多顾忌与约束,也会造成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换个角度观察,并非只有中国游客有被贴标签的遭遇。30多年前的台湾正是今天大陆的缩影。现在被认为文明程度较高的台湾游客在30年前刚刚走出去看世界时也和今天的大陆同胞一样。台湾作家三毛在散文《亲不亲,故乡人》中谈到30多年前在西班牙当旅行团当翻译时,目睹台湾游客大声喧哗、不给小费、无视文化艺术而直奔购物、哄笑别人摔倒的经历。台湾游客已成功摘掉不良“标签”,笔者相信假以时日,大陆游客也一样可以通过文明的言行改变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刻板印象”。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