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中国气象昨天发布了内地“四大火炉”新排名,福州成为高温王者,荣获“冠军”宝座,重庆和杭州位列二、三名。南京跌出前十名,排名14。但有网友称,“这也并不能代表南京不热,冷暖自知有木有!”而@南京气象也表示,“排名神马都是浮云”。(7月16日扬子晚报)
“排名神马都是浮云”,话虽空泛,却也触及问题核心:对于榜单本身而言,高温天数是其排名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业内人士质疑,仅用高温天数代表“火炉”城市欠妥,温度、湿度、风速、高温时长、夜间温度等因素都要考虑,对于老百姓而言,“体感温度”是最直接的体会,在不在榜单之上,有何成因都不重要,关键是夏天热否,如鸭饮水,冷暖自知。
一千个榜单有一千个标准,一千个公众有一千种切身感受。酷暑来袭,不分榜单内外;炎炎夏日,考验人们的耐受力。“四大火炉”新排名体现环境新变化,亟待政府部门拿出新的应对态度和方法。
去年,四部委联合修订并起草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从范围、待遇、高温津贴、处罚等方面都进行了最新界定,高温立法给广大劳动者撑起一片绿荫,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行业和有些人群依然难以落实。夏季里劳动者因为高温而中暑、生病甚至去世的新闻并未消失。在此,各区各部门的单位要保护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安全,设置免费供水点,按规定调整高温露天和高空作业人员的作息时间,适当减少和避开高温高热条件下的工作时间。
此外,监管部门还有工会组织应当发挥其强大作用。要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确保政策利好落到实处。
“四大火炉”榜单也是一份高温橙色预警,民生保障也当“升温”。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人员流动催生许多空巢老人、老人们大多节约,加上对高温危害不甚敏感,往往发生遗憾的后果,而困难家庭更是感觉苦夏难熬。各地政府部门要积极加大民生保障,如启动社区纳凉点、主动向弱势群体伸出关爱之手,援助之手,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避暑场所等,同时加大食品安全管理的检查力度,严防严查有毒变质食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市民安然度夏。
“四大火炉”新排名标示着城市的“炎热指数”,对城市的过去和现在做了一份小结,又在环境、大气污染、绿化及民意、未来等方面提出新的考题,如何降低民众的“体感温度”和心理热度,防暑降温,“去火祛燥”,考验政府的管理智慧和改进措施,也凸显了整个社会的“凉心”,亟待社会各方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