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社会学

2013年07月29日 08:16   来源:长江日报   评论员 肖畅

  近日,中国天气网盘点了1951-2012年各大城市最低气温达到或超过30℃的天数,武汉以74天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

  最低气温在夜间,由于夜间风力小、湿度大,“湿热”感增加,生活质量的影响更明显。业内有一个共识:“热不热看夜温”。夜间“湿热”之难受,武汉人形象地称为“蒸桑拿”。

  以我之浅见,此前,夜温排行一度缺乏话题性。通常的排名,最有谈资的是日间最高温,以及最高温持续时日,而这也是当前“火炉”排行的重要依据。

  日间最高温,往往也是高温政策、高温福利、高温预警的重要指数。最高温代表一种温度的峰值状态,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工作、学习都在日间,高温方面的各种服务与政策,很大程度上,在考虑人们的工作、学习是否方便,是否安全,是否辛苦。也就是说,对温度的主要考虑,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安排。

  温度是自然的,但温度以何种方式被测评,被考虑,又往往取决于社会因素。现代气象预报都以城市为单位,顾不上同一个城市“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新、老“火炉”排名,又都在几个省会城市击鼓传花,很少有地市来凑热闹,这些都很难说是自然因素做决定的。至于我们的身体感受,与其说是拿气象指标做参考,不如说是主动迎合气象指标的描述。在这个意义上,“火炉”正宗与否的争议,其实永远也说不清。

  事实上,老“火炉”是民间流传开来的说法,新“火炉”则起源于科学的测定,新老名号的转递,体现于民间评价让位于气象指标的排名。老“火炉”文化意味更多,新“火炉”板着科学的面孔。气温云云,倒更像是一种意识形态,从民间、文化意味转变为科学意味,当然,背后少不了渴望摘帽、争相戴帽的地方主观能动性。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利用自然因素,建立起了一幅社会图景。正如偌大的中国只有一个北京时间,偌大的武汉三镇,都在享用同一个晴雨表。这都没什么不好,只是更方便而已;但也可能不太方便,这要看个体的生活与社会的整体节奏如何调谐。

  夜温会不会成为“火炉”补充参考的指标因素呢?我无法预测,因为我不知道,是气温指标反映真实的身体感受,还是指导我们的身体作出相应的感受。一种意义上,气温指标如何递进,是科学自我完善的问题;另一种意义上,气温指标可能又是服务于社会因素,正如日间最高温的测定,更加看重正常社会日间生活的安排,而不仅仅是服务于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