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旬,监管部门掀起了一场席卷银行、券商、基金等各个债券市场参与者的核查风暴。截至目前,风暴仍在持续。央行日前公告要求,未与同业拆借中心联网的市场参与者不得开展债券交易,这也就意味着,曾经存在于市场的“线下交易”将被遏制。
这次央行再出手,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针对容易滋生利益输送、游离于监管之外的线下丙类账户。丙类户后 的开户门槛低,账户交台 易缺乏实质性监管,由于是线下交易,导致黑
幕重重,成为利益输送的关键环节。不少丙类户的实际控制人是金融机构债券交易部门中供职的资深人士。之前,审计署官方网站称,丙类户往往是违约、对敲、内幕交易和代持交易的主体。
央行剑指丙类账户的本质在于把一切交易阳光化、透明化,全部纳入到监管的法眼之下。前后台信息联通可将同一债券交易的全面信息纳入统一监管、全程跟踪,防止出现漏损、改装、逃避监管等不规范的行为,把一切交易全部纳入到线上、公开透明的交易系统之内,杜绝地下、黑幕交易行为,铲除利益输送的土壤。
尽管目前普遍认为“债券交易一旦达成,不可撤销和变更”的规定过于苛刻,但应该充分理解央行的良苦用心,目的在于防止虚假做高价格。
笔者看来,以透明为目的的规范丙类账户交易行为仅是整顿规范债市的第一步,未来还应该加快债券发行市场化步伐,特别是发行定价要由市场机制来决定,以及在规范代持养券交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