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是专家不太好界定,不过将某一方面成就突出的人指称为专家大概不会错,人们也相信他们在生活和经验认知上对我们的指引。比如说杰出的艺术家之类,大家都习惯在电视等媒体上学习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仰视他们深刻的人生哲学。
当然,事情总是有例外。一些人会缩小专家的范围,他们把专家圈定在学识和专业知识超常的人的脑袋上,也就是只有知识精英才是专家,他们的观点才更值得信任。这样的看法似乎更有道理,只是这种模糊感觉真要细论起来还是有些让人困惑,因为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生活经验,他们在面对大众的时候并不需要实验证伪和严密的逻辑推演,专家带给我们的仅仅是一种感觉,是专家的感觉,不管怎么说,专家的经验总是成功的经验。可能正是这个缘由,专家们时常会放任自己,艺人如此,知识精英也一样,像所有普通人一样,口若悬河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走得太远。
先看一位国内航空动力学泰斗,早年大家对亩产几万斤忐忑不安的时候,这个爱好广泛的科学家站在科学的高度觉得应该澄清疑虑,于是科学地分析了光合作用,并据此得出结论,根据光合作用亩产能达到四万斤云云。光合作用在大众看来是精深的物理学理论,只有科学家才有发言权,既然物理科学家都这么说了,大家自然相信,结果是亩产几万斤的造假者也开始相信,虽然自己没达到,但一定有别人做到,最后是“卫星”越放越高。晚近的时候,有人在评价泰斗时觉得这个伟大的人就此事而言欠下一个道歉。我觉得道歉的要求有些离谱,任何人都有忘形的时候,专家们在感觉好的时候更容易忘形,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相信一个合理密植都不明白的专家谈论亩产呢?客观而言,几乎所有的科学创新都需要一个不断验证的过程,跨领域给出的应景科学依据更大程度上不过是专家的感觉而已。
另一些时候,因为权威的话语权,专家们习惯于表达并不严谨的看法。1878年巴黎第三届世博会,爱迪生的电灯泡参加展览。由于灯丝几分钟就被烧断,很多科学家客气地称之为昂贵的玩具:没什么用嘛。这种评价源于生产生活实用的考虑,明显是一种感觉结论,否则,以科学家的思路,应该是探索灯丝持续长明的环境和材料。这些专家感觉没有影响爱迪生,他最后找到了钨丝,并抽空灯泡里的空气,照亮了我们的世界。
可见,专家一旦跨越了他们自己的领地,尽管感觉很好,尽管他们还以专家自居,但其想法却可能很幼稚。那么在专家的专业领域来看,情形会是怎么样呢?照理来说情形应该大为改观,然而基于对权威的迷信,专家们面对大众的时候,可能仍然不会严肃思考。
前些年我看到一个知名经济学家说:“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说得很有道理,看来就业不应该是问题,如果是问题,怎么能用问题来解决问题呢?费解的是,就算可以以毒攻毒,但也不能用感冒治疗感冒吧?我曾请教专门从事经济理论工作的学者,用就业来促进就业到底是什么意思?学者说,意思是专门忽悠大家的人就是专家。
其实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在专家们并不熟悉的行业,现实生活中的专家时常过于自信,有时候甚至会阐述一些稀奇古怪的结论,比如非洲一个国家足球俱乐部为什么多以英国城市来命名?著名体育评论家归咎于该国的黑人多。类似的天人逻辑我们普通人很难理解。难题是再难理解,我们似乎也必须相信专家,试想,专家都不相信,难道我们应该相信外行的胡言乱语吗?显然不是。这种时候也许让不同的专家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才是解决之道,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了。
实际上信也好,不信也好,专家怎么说多少带有个人主观倾向,就像那些各色艺术家的生活感悟,有花朵,但牛粪杂草并存,没必要奉为圭臬。即使是在细分的专业领域,专家们正确的时候也很少,就创造发明而言,犯错才应该是常态,否则发明创造就太容易了,大家都是专家,哪里还会有专家呢!
关于证券市场有一种相反意见理论,持这种观点的人相信市场是有趋势倾向的,在确定趋势发展方向的时候,必须考虑相反的意见,如果大家意见都一致的话,就是危险来临的前兆。由此推演,相信专家绝不会专门忽悠大家,如果坚持认为专家忽悠人,那一定不是专家的错,而是迷信专家的结果。反过来,如果认为市场是随机行走的,那么根本就没什么专家了。
处在专家崇拜的文化里,专家们的感觉一定良好,加上话语权的优势,他们可能就会说过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现实中如果不是因为人为地放大个别人意见,不同专家的意见差异一般是会扩大的,这有助于优选最佳方案。专家也是普通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感觉的放纵就不相信专业的意见。
比较专家的专业知识和随意,我个人更喜欢专家们的胡言乱语:就算是错误百出,也会给生活添加额外的色彩,也许这才是专家深刻的意味。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