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化为调侃让“中国式”追问无疾而终

2013年01月18日 08:33   来源:工人日报   刘颖余

  大概自“中国式过马路”开始,“中国式”突然成为流行词。广大热情和智慧的网友持续跟进,衍生出许多以中国式为前缀的词汇: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加塞儿、中国式并线、中国式拥堵、中国式送礼、中国式餐饮、中国式消费……媒体和专家们也煞有介事地讨论起所有这些“中国式”背后潜藏的“中国式焦虑”,给人的感觉是,这世界上活得最累的就是咱们中国人,其他国家的人简直都没心没肺似的。一时间,大家猛地发现:“中国式”就像多年前的“文化”二字一样,变成了一个奇妙的“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

  很难说,“中国式过马路”的发明者动机是什么,他或许是觉得好玩,或许是调侃,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出于对此种现象的不满和无奈。而无论是源于什么动机,不能否认,这样的提法和归纳有批判性,也不乏建设性,他至少提出了问题,引起了公众和有关部门的注意。但随着其他网民的疯狂跟进,这种建设性越来越少了,到最后,它变成了一种网络的话语狂欢。有专家就告诉我们,从语言学上分析,当一个概念能把诸多现象问题一网打尽时,这个概念往往就失去了专指性,缺乏独特的价值。对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则缺乏建设性。其结果,就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演绎为一种娱乐化的消费与调侃。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对于这样的娱乐化和消费化特征并不陌生。“中国式过马路”概念的横空出世,本来可能是一件冷峻的事情,放在10年前,它可以是放在报章杂志上大张旗鼓进行讨论、追问的严肃话题,但网友们很快通过疯狂的“模仿秀”消解了它的严肃性和潜在的意义。大家发完言,宣泄完毕,然后照旧回归日常生活,心情想来不错,至少不至于沉重。何况,既然名为“中国式”,那这样的生活大家都有份,不满也罢,无奈也罢,明天太阳还会照常升起,生活依然继续。

  我们向来不乏这种把冷峻化为幽默的能力。电影《1942》的编剧刘震云最近在谈到影片表现的灾难时,就曾颇有感慨地说:“如果用严峻的态度对付这种严峻的话,太多了,严峻成家常便饭的话就不严峻了,这个时候只能用幽默的态度来对待。用严峻的态度对付重复的严峻就活不成了。用幽默的态度来对待就化解了。”刘震云说他理解的幽默,不是个体的幽默,而是结构上的幽默,“人吃人的事不断重复,隔三差五就来了是不是一种幽默?同样的事不断重复就是一种幽默。”

  如果把“中国式”标签的流行作为一件事来看,我觉得它也体现了这种中国式的幽默。“中国式过马路”种种,当然不是灾难,却也大多是日常生活的负面现象。咱们连灾难都能以幽默的态度消解它的影响,何况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或问,幽默不好吗?当然好,但除了幽默,有时我们更需要专注和认真,而这恰恰是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网络生活,也包括现实生活)中普遍缺乏的。“中国式”的追问和反思热闹过后无疾而终,盖因于此。

  对此,我们当然也不必着急,网络上的宣泄、表达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更好的表达方式,最后才是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理想效果。人类每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有尊严,我相信,互联网的发明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