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长耿彦波成文化符号 施政者要能读懂

2013年06月25日 07:35   来源:京华时报    徐立凡

  市长被选为“文化符号”与我们如何经营城市,如何在施政中保持对文化的敬畏有关。这是所有施政者都应该考量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近日山西省展开了大规模的“十大文化符号”评选活动,参与网上投票者踊跃。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目前太原市长耿彦波所得票数力压晋祠、关公、黄河、老陈醋等著名本土文化产品,遥遥领先。

  市长成文化符号,实在“魔幻”。山西自古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可以代表地域文化内涵和成就的符号不可胜数。相信投票者们对于什么足以代表山西文化的骄傲,了然于胸。为什么选择市长,值得品味。

  网友们选择耿彦波,显然与其主政大同期间令人印象深刻的施政有关。耿彦波主政大同5年,强力推动规模宏大的大同古城复建,大同城市面貌的改观,刻有深深的耿式印记,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小争议。转任太原以后,耿彦波继续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形象,其孜孜以求的身影与绵延不绝的争议,共同构成了施政意志与文化制造的互动图景。应该说,这幅图景,具有相当广泛的代表性。

  从反映文化制造的现实性说,将耿彦波列入文化符号候选名单,并无不可。但是,这并不代表市长就是比晋祠更合理的文化符号。诚然,历史上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多与当时施政者的作为有密切关系。今天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的“苏堤”“白堤”“左公柳”等等,就是时任地方主政者的政绩体现。官员与文化的嫁接,既是中国式文官制度决定的,也是权力体系的高度集中决定的。但是,在这些文化符号中,官员也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背景出现,自身并不起载体作用。左宗棠、苏东坡、白居易们成为文化符号,是其自己的文化行为决定的,而不是施政行为。

  网友们选择市长做文化符号,不是不懂行,其中暗藏着消解文化符号本身意义的主观故意。这种消解,当然可以视作网络流行文化与一项官方主办的严肃评选活动不“兼容”,是一次协同制造的“网络玩笑”,但也不能不看到,其中透露出的是民意的普遍期望。

  期望施政者打造城市文化形象之时,不要破坏原有的文化痕迹,稀释真正的文化底蕴。借打造文化之名糟蹋文化,借城市开发之名破坏文化,过去并不鲜见。这方面的教训,不应该总是汲取。

  期望施政者在打造文化形象时,能够依法办事。城市改造,涉及方方面面。土地开发是否合理,拆迁征地是否公平,工程质量是否有保证,能否不再出现烂尾等等,无不牵涉百姓切身利益。放政者的强力推动,固然是提高行政效率所需,但是依法办事,更为关键。

  更广泛地看,市长被选为“文化符号”与我们如何经营城市,如何在施政中保持对文化的敬畏有关。这是所有施政者都应该考量的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