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车轮腐败”莫止于刚性制度

2013年05月08日 08:23   来源:红网   李蕊

  邯郸市日前出台加强对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意见,其中规定对违规使用公车参与婚丧事的,将由财政部门取消该车辆当年或者下一年度全年用油和修理等费用;同一单位有两辆以上公车参与婚丧事大操大办被查实或同一公车被两次查实的,在扣除所涉及车辆用油和修理等费用的同时,取消车辆所在单位相应车辆编制数量。(5月7日《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公车应专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可是如今的公车,夜泊歌肆酒店门口、假日现身别墅景区、公开参加婚礼丧事等等,领导干部违规“享用”专车之事屡见报端,人民群众用“屁股底下坐着一栋楼”来形容每辆公车的花费,可见“车轮腐败”已伤害到党和政府的威信,令公众深恶痛疾。

  近年来,尽管我国大打遏制“公车私用”的响亮口号,可是从今年清明节公车扫墓到五一公车假日游中,显而易见,“公车腐败”似乎已成不治之症,无法得到彻底根治。公车上的种种诟病,根源在于特权思维和权力未能受到有效约束。严格制度的落实需要相关领导的肯定,而有执行权力的领导正是公车私用的违规者,由于自己违反了公车使用规定,那么处罚别人也等于处罚了自己,正是这种凌驾于制度上的权力造成“曝光数千处理数十”的怪象,致使公车腐败依然如故。领导干部手中权利来自人民,理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手中的权利做为违规行为的“挡风墙”,是对制度的蔑视、对权利的亵渎。

  邯郸市出台遏制公车私用刚性制度,对车轮腐败亮出“撒手锏”,公众为之啧啧称赞,并抱有殷切期望。笔者认为只有刚性制度还远远不够,制度是行为的标尺,强化制度约束力是遏制公车私用的有效途径。可是,再有效的制度如果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也会沦为一纸空文。遏制公车私用,除了刚性制度外,还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健全查处问责机制,做到真查处、动真格,从而激发群众监督积极性,使公务人员头上时刻悬着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阿谀奉承的人为餐桌腐败提供“私人会所”“世外桃源”,也为公车更换假车牌,来逃避公众的监督。因此,加强公车管理,首先要给公车统一喷上醒目的标识,方便社会监督;其次要加大处罚力度,“不痛不痒”的处罚不足以引起违规者的重视;再次要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确保诉者必应,违者必究,从而树立公车使用的社会公信力,。

  相信刚性制度、强化监督、狠抓严惩定能让“车轮腐败”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