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标准调降 开启机构投资者队伍扩张之门

2013年02月25日 08:16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罗惠良

  证监会新近发布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调降了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资格要求,并开启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申办基金管理业务的闸门。中国机构投资者规模有望进入更具规范的全新扩张阶段。

  统计显示,至去年底集合理财产品规模“达标”的证券公司已达33家,加上至少10家私募基金,以及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到今年申请起始日,具备“申公”资格的“非公”资产管理机构或将超过50家。

  基于当下市场条件判断,“达标”机构的“申公”动力客观存在且颇为强劲。

  一方面,因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证券业处于寒冬期,2012年证券执业人数首降至25万以下,沪深A股有效持仓账户及活跃账户数也分别于2011年中期、2010年底跨越历史高位后,持续处于下降通道中。在IPO节奏放缓、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券商传统业务收入继续下滑,降薪、裁员不绝于耳。尽快拓宽业务品类和收入来源,对于中国证券业已是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在经历2007年—2010年年均复合27%的高速增长后,2011年保险业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尽管2012年保费总额突破15000亿元,但增速仍处8%的低位。展望2013年,市场预期中国保险市场可能有所反弹。但事实上,保费低迷的根本原因在于宏观经济不明朗致使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产品销售面临制肘,2013年保险市场能否“如期反弹”还有不小变数,保费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而“申公”有助于引导保险资产管理进入更为规范的发展轨道,有利于实现规模与收益的进一步扩张,增加“非保”收入,因此,保险业具备“申公”的内在动力。

  在“非公”机构“申公”助推下,中国机构投资者队伍将有所扩充,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规模将大幅扩张,机构投资者在稳定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等方面的潜在功能将充分释放。

  首先,尽管关于机构投资者规模与股市稳定的关系仍有争议,如不同发展阶段、市场结构与环境差异、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机构投资者稳定股市的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加剧市场波动。但就较长时间窗口的市场整体而言,基于国际比较及历史时间序列的统计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占比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正相关是大概率事件。因此,随着专业机构数量增加和管理资产规模的有效扩张,中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有望持续增强。

  其次,做好财富管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中国证券创新的主流基调。长期以来,基金业受制于规模偏小、运作失范,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有限。随着“申公”的展开、基金业整体规模的扩张及管理的规范化,辅之以有效的监管引导,基金业开展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能力和动力都将有所提升。通过设立更多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财富管理行业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都将改善,进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所增强。

  第三,通过“申公”直接发行产品后,私募基金无需再负担信托托管费、信托证券账户费等高昂成本,有利于基金业整体的规范运营和良性发展。

  当然,“申公”及“公私兼营”并非朝夕之功,需以管理重构、机制完善、成本管理能力提升等诸多基础制度为保障。

  第一,“非公”机构需改变现行经营理念,加紧向“战略先行、特色突出”复归,将经营理念转至全面管理,致力于打造更具个性化的特色机构,力避在“申公”完成进入“公私兼营”后,深陷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而“昙花一现”。

  第二,相比公募基金公司多年练就的投研实力,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私募基金等投研队伍略显薄弱,“申公”机构需适当充实投研力量,并构建“顺市场需求快速扩充、低迷期及时收缩”的投研运作机制。

  第三,私募产品销售范围偏小且核算由信托公司操作,自身无需完善的销售管理团队和后台系统。因此,公募基金公司来自“后台”、“市场”的资本消耗,是私募基金“申公”后需直面的全新成本投入。“申公”机构需探索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机制,以确保实现集约化经营和基业长青。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研究员、金融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