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致癌毒校服需建立末端防线

2013年02月20日 08:52   来源:荆楚网   金真

  上海学校学生服被检出含有致癌物,涉事的校服生产企业所在的浦东新区通过官微称,质监部门已立案调查,教育部门已要求采购该公司产品的21所学校学生暂停穿着学生服。事实上,早在去年上海质监部门公布的学生服质量抽检结果就显示校服合格率已不足五成。而对此次“毒校服”事件,质监局告知,校服生产企业没有明确准入机制,服装厂都可以生产校服。质监部门只能摸索抽查,对于不合格产品会在网上公开。(2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衣食住行”四大生活基本行为之一的“衣”,民众同样也是持以安全为先的态度,特别是孩子几乎每天都要穿着的校服的安全性则更是所有家长们重点关心的内容之一。致癌食品听说过不少,而现在居然连校服都和致癌搭上了边,这怎能不让家长们感到无比的担忧,怎能不让家长产生强烈的质疑。这家外表看起来简直就是手工作坊的欧霞公司已经连续三年在抽检中被发现存在问题,怎么会屡屡进入一些学校的采购法眼呢?其他厂家的校服是否安全?在采购链条其中是不是存在什么不可告人的利益勾结呢?

  质检部门首先表示无奈,因为校服生产企业没有明确准入机制,只要是服装厂都可以生产加工。而据教育部门表示,作为主管单位他们只能规定校服采购的最高指导价,即每套150元,而具体的采购权力则是下放到每所学校自己来操办的。

  笔者认为,且先不管在实际采购过程中是否有所谓的“回扣”制度,因为本质上来说校服防毒并不需要依靠犯腐败而是需要有力的检验制度。那么作为服务质量的监管部门则显然还是应该可以有所作为来阻挡这些“毒校服”入侵校园,侵害学生的。

  从本次事例以及以往的抽查通报来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质监部门的检验检测与教育部门对于学校订购校服的管理工作上没有很好地匹配联动、没有有序地进行融合,而似乎是如同两条平行线一样各自独立地进行运作,导致有或许还有很多“毒校服”难以在第一时间被及时发现。另外还有一个麻烦的地方就是那些已经下发穿在孩子身上的衣服面临着难以召回、难以解决的尴尬,主管部门只能建议问题厂家能够主动召回其所生产的其他校服,但这种建议明显是没有强制力的。所以现在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到底是无毒还是有毒的则成为了一个未知数。

  笔者认为,其实早在校服合格率连年下降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就应该采取措施,否则出事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借着这起事件,质检和教育部门都应该吸取教训,实实在在地拿出对策而不是放任校服质量一降再降。在以后的工作中质监部门与教委应当对于校服质量问题进行联动的管理,即使校服没有生产准入制度但也应该设立一道末端防守线,确保衣服在符合质监部门的质量要求后才能够被发到学生手里,避免让毒校服再次成为孩子们的“噩梦”。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