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婚纱上学堂”岂非“反童真”?

2013年01月15日 10:19   来源:荆楚网   李振忠

  《郑州晚报》1月14日报道:1月11日下午,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请注意,不是这里的老师们结婚,而是这里的100多名孩子“结婚”。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小“新郎”要给小“新娘”戴戒指,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在婚礼现场见证。

  “都该先领证了”,“关键怎么入洞房”,有网友如此评价。如果说这种儿童“性探讨”是有益的,那么,这两个最关键的问题恐怕就永远无法回避。那么,幼儿园是不是就该准备全套的《结婚证》或者“入洞房”的仪式?

  幼儿园的李园长说,3至6岁的孩子中,不少进入“婚姻敏感期”……学会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母……这些和性离不开,而性,又是欲说还休的敏感话题。其实,这正是因势利导、给他们灌输健康婚姻观的好机会。

  这里提到了“婚姻敏感期”“婚姻观”与“性”的课题,那么,儿童究竟需要不需要对婚姻与性加以认识?成人社会要不要对幼儿的性教育加以再认识?自古以来,童年时谁都会“过家家”,这算是一种儿童性启蒙,然而,这多数又是儿童自发游戏的一部分,并没有被人为打上性的印记。通常来说,“爸妈”扮演者只涉及“语言结婚”,或者根本不涉及“结婚”,不过“你种田来我织布”一般的简单,也即没有关于“戴戒指”“宣婚誓”一样的复杂承诺。而儿童一般来说又有自己的游戏法则,一旦过完了家家,该打打该闹闹,绝不因为自己已经成了“夫妻”而温情脉脉。由此看来,这家幼儿园有关“婚姻”与“性”的启蒙仪式,也太把“集体婚礼”当回事了——本来就是一种大人版的“过家家”,却被赋予了沉重的成人“婚姻观”,儿童天性自由,你想把孩子们用“性”或者“婚姻”的话题来压死?

  这其实暴露了一个相对严肃的问题,即儿童性启蒙或者学生阶段的性启蒙如何进行?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有关性的教育,要么太直观太露骨“过头”了,要么让学生自学自悟而根本没有老师加以引导。其实两种倾向均有害于学生的性启蒙。而当网络发展到今天,连“雷冠希”艳照都有网友担忧其为害未成年人,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部门一直没有更好的教育方式?而幼儿集体婚礼之所以引爆网络,受公众颇多诟病,恐怕折射的正是这个看似无所谓其实比较严肃的儿童期性启蒙教育怎么搞才好的问题。

  “过家家”让孩子懂得了什么是家庭,什么是父母,什么是夫妻,什么是儿女,其实这种自发进行的性启蒙教育给成人社会提了个醒,即儿童性启蒙,应当注重家庭责任、夫妻责任的启发,而不在于穿多漂亮的婚纱,献多少个滑稽的“初吻”,当然更不在于“集体婚礼”现场多么真实反映成人婚礼的豪华。而这家幼儿园的做法却是照搬了成人婚礼的全部形式,对儿童反而不会起到唤醒家庭责任意识的目的。至少,即便可以搞一些“过家家”式的婚礼游戏,也未必一定“和性离不开”。

  小呀么小儿郎,穿着婚纱上学堂,其实是一种“反童真”。在儿童眼里是一种负担、累赘。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