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打手和帮凶必遭严惩

2025-04-01 06: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民进党当局近期频繁罗织罪名压制岛内不同意见,打压迫害政治异己和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政党、团体、人士。某些“台独”组织、“台独”分子、公职人员、侧翼网红充当打手、帮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国台办政府网站“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题页面近日增加“‘台独’打手、帮凶迫害台湾同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将对这些打手和帮凶依法追责、严惩。这既是对企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势力又一记当头棒喝,更体现了国家对台湾的管辖权和对遭受迫害的台胞的有力保障、坚定支持。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闻统色变”“逢中必反”,恶行擢发难数,最近更是花样翻新、变本加厉。他们在全台展开所谓“忠诚大调查”,军公教人员须具结未领取大陆身份证件,针对疑涉及“统战”言论的部分人士,只要有“岛内民众举报”,民进党当局就会“依规面谈”,年初以来已“约谈”超过30人,包括一般民众、网红等。

  大陆配偶“亚亚”因在抖音上分享支持两岸统一的言论,遭民进党当局以煽动“武统”为由废止在台依亲居留许可并限期离境。“亚亚”近日被迫离开台湾,与3名未成年子女洒泪分离。另外两名陆配“小微”“恩绮”也以同样原因被限期离境。“亚亚”等人对此表达不满提出抗告,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驳回。

  据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要求军公教人员自证身份,是因台湾网红温子渝而起。温子渝曾声称有20万台湾人领取大陆身份证,近日他同样自曝是“亚亚”的举报者,怂恿民进党当局“严惩”陆配,并纠集好事之徒向当局施压。在“亚亚”现身陈情之处,温子渝带着支持者包围叫骂,连负责维持秩序的当地基层警察都看不下去,形容“如同大型霸凌现场”。

  亲绿媒体、绿营“名嘴”、侧翼网红等还大肆造谣污蔑,对“亚亚”等陆配发动网络暴力,称其到台湾“假结婚”“洗人口”,不愿离台是因为想用台湾的健保,妄图污名化陆配群体,在台湾社会制造仇恨对立。“亚亚”家庭因此遭受巨大伤害,3名在台湾出生的稚子面对铺天盖地的压力,被同学议论“是不是要跟妈妈一起被驱离”。岛内舆论指出,自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往来开放通婚以来,首次出现大规模针对陆配进行政治攻击的行为,恐将对30多万陆配和其身边逾百万人的家庭投下重重心理阴影。

  除了公然侵害陆配正当权益,“台独”打手、帮凶还罗织罪名打压在野党,威胁解散爱国统派团体,蓄意羁押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士等。他们配合民进党当局大搞“绿色恐怖”、制造“寒蝉效应”,肆意践踏台湾民众基本权利和自由,阻挠破坏两岸民众正常往来和交流。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对任何损害台湾同胞权益、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危害台海和平稳定的行径,我们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必须坚决反制、严厉惩戒。国台办政府网站新增“台独”打手和帮凶举报专栏,让那些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岛内人士感受到,祖国始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台独”顽固分子及其打手帮凶,终将为其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台独”打手和帮凶必遭严惩

2025年04月01日 06: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盼

  民进党当局近期频繁罗织罪名压制岛内不同意见,打压迫害政治异己和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政党、团体、人士。某些“台独”组织、“台独”分子、公职人员、侧翼网红充当打手、帮凶,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国台办政府网站“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专题页面近日增加“‘台独’打手、帮凶迫害台湾同胞恶劣行径举报专栏”,将对这些打手和帮凶依法追责、严惩。这既是对企图分裂国家的“台独”势力又一记当头棒喝,更体现了国家对台湾的管辖权和对遭受迫害的台胞的有力保障、坚定支持。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闻统色变”“逢中必反”,恶行擢发难数,最近更是花样翻新、变本加厉。他们在全台展开所谓“忠诚大调查”,军公教人员须具结未领取大陆身份证件,针对疑涉及“统战”言论的部分人士,只要有“岛内民众举报”,民进党当局就会“依规面谈”,年初以来已“约谈”超过30人,包括一般民众、网红等。

  大陆配偶“亚亚”因在抖音上分享支持两岸统一的言论,遭民进党当局以煽动“武统”为由废止在台依亲居留许可并限期离境。“亚亚”近日被迫离开台湾,与3名未成年子女洒泪分离。另外两名陆配“小微”“恩绮”也以同样原因被限期离境。“亚亚”等人对此表达不满提出抗告,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驳回。

  据台媒报道,民进党当局要求军公教人员自证身份,是因台湾网红温子渝而起。温子渝曾声称有20万台湾人领取大陆身份证,近日他同样自曝是“亚亚”的举报者,怂恿民进党当局“严惩”陆配,并纠集好事之徒向当局施压。在“亚亚”现身陈情之处,温子渝带着支持者包围叫骂,连负责维持秩序的当地基层警察都看不下去,形容“如同大型霸凌现场”。

  亲绿媒体、绿营“名嘴”、侧翼网红等还大肆造谣污蔑,对“亚亚”等陆配发动网络暴力,称其到台湾“假结婚”“洗人口”,不愿离台是因为想用台湾的健保,妄图污名化陆配群体,在台湾社会制造仇恨对立。“亚亚”家庭因此遭受巨大伤害,3名在台湾出生的稚子面对铺天盖地的压力,被同学议论“是不是要跟妈妈一起被驱离”。岛内舆论指出,自1987年两岸恢复民间往来开放通婚以来,首次出现大规模针对陆配进行政治攻击的行为,恐将对30多万陆配和其身边逾百万人的家庭投下重重心理阴影。

  除了公然侵害陆配正当权益,“台独”打手、帮凶还罗织罪名打压在野党,威胁解散爱国统派团体,蓄意羁押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士等。他们配合民进党当局大搞“绿色恐怖”、制造“寒蝉效应”,肆意践踏台湾民众基本权利和自由,阻挠破坏两岸民众正常往来和交流。

  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对任何损害台湾同胞权益、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危害台海和平稳定的行径,我们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必须坚决反制、严厉惩戒。国台办政府网站新增“台独”打手和帮凶举报专栏,让那些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岛内人士感受到,祖国始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台独”顽固分子及其打手帮凶,终将为其所作所为付出惨痛代价!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