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税负痛苦指数”争论背后的真问题
   深白:如何破解税负之争凸显的"国富民穷"困境
    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民生状况似乎已跌入到“国富民穷”的陷阱。解决“国富民穷”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而税负公平合理正是解决分配不公的应有之义。市场自身是无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因此政府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发挥收入分配调整的功能。[详细]
   税负问题上公众为何“信福布斯不信专家”?
    由于这些税外因素,直接造成公众税负感受上与统计数据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形成税收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税负感受,税负感受也无法从税收数据中得到体现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现象,显然不能只用解释、说明以及专家的观点来解决,而必须从税收管理体制上找出路,从税制改革上找出路。[详细]
   重视“加名税”争议背后的“焦虑症”
    所谓“加名税”征还是不征,取决于各地执行相关法规的“严”与“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婚前房产证加名征税是有法可依的,我国《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转移房屋权属等,承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契税。若婚前的房产属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要把房产变成其共有财产,就发生了财产转移,理应按一定比例征税。[详细]
   何必让“月饼税”给百姓添堵
    我国个税征收中,高收入人群的财产性收入长期处于“隐形”状态,灰色收入更是难以征收,导致工薪阶层成了缴纳主力,个税“劫富济贫”实际效果发挥不大。最终表现出的税收情况是对富人阶层手下留情、网开一面,而对普通百姓则穷追猛打、锱铢必究。对于税务部门来说,当务之急的是堵住这方面的漏洞,而不是盯住普通百姓口袋中的“蝇头小利”。[详细]
   加名税、月饼税阻断“民富”之路
    众所周知,月饼在进入销售环节之前,生产月饼的企业就已经缴纳过增值税等税种;进入销售环节后,购买月饼的企事业单位又缴纳了消费税;公众拿到单位发的月饼之后,竟然还要缴纳个税。如此涉嫌重复收税的状况,实难堵公众悠悠之口。让人们抱怨着,甚至骂着街缴税,显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国不与民争富”也正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理性政府的当然选择,唯有如此,国富“民也富”才不只是一句空话。[详细]
   从“个税改革征求民意”看社会进步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很多国人不再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的思想,取而代之的是“纳税人”意识的不断增强,争相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越来越愿意听取和征求民意,这些纷纷扰扰的声音没有被“沉没”,而是被有效“倾听”。[详细]
   讨论个税起征点不如讨论税制改革“顶层设计”
    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是解决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的第一步,公众别被起征点蒙蔽了双眼,真正的改革“重头戏”还在后头。要进一步加强资本利得税收征管,开征财产税、遗产税等税种,缩小间接税比例,同时细化工薪阶层各类免征、抵扣规定,这将能够起到更多针对富裕人群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效果,而这是个税所本应达到的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详细]
   “个税与房价挂钩”承载了民众怎样的期待?
    当前通胀预期明显加深的语境下,与个税改革相关的减税、税负公平问题更受到人们关注。在欧美发达国家,政府每年都会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个税税率,甚至实行大规模减税计划,而我们的税制改革近年进展缓慢。此外,税收征管机制不透明、对高收入人群监管薄弱、高额税收没有带来高效公共服务等问题,造成现行个人所得税依然“公平缺失”。[详细]
   个税修改中“不赞成”的声音
    要善于发现沉没的声音。这里所指的沉没的声音,是指没有及时表达出来,或是拒绝主动表达的民声。民众的声音不仅反映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于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都有推动意义。多听民众的广泛声音,不盲目迷信专家的权威观点,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出发,让民意的真实情况“沐浴阳光”,形成政府部门和广大民众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这样,个人所得税法的制定才能真正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详细]
财政收入破10万亿
税收,会收还得会用
   不能忽视“税负痛苦指数”争论背后的真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不仅征税权没有受到足够的制约和制衡,而且财政预算公开制度还尚待完善,更没有得到民众广泛的监督。试想,如果开支权不受制约而且也不用为开支带来的代价埋单的时候,那么政府花钱时自然就会“大手大脚”。即便政府支出财政后,公开了花钱的事项,也只是保证了纳税人的知情权而非监督权。[详细]
   构建阳光财税制度比“税负论战”来得更有意义
    客观现实是,目前财政支出对住房保障、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好像并不“阔绰”,甚至是“捉襟见肘”,社会聚集的财富如何更好地“全民共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税支出是否在全民监督之下,财政支出的渠道和分配领域是否合理等等问题民众也希望财政部门展示出一个“明白帐”。[详细]
   “税负痛苦指数”与“财政收入10万亿”
    公众热议税负高低无非是三个目的:其一,无论是结构性减税还是其他方式减税,总之希望切实减轻老百姓税负,增加老百姓收入。但目前只见个税减负,还不见税收政策进行广度和深度改革。其二,财政收入增速要与社会保障水平、公共福利投入相适应。其三,希望通过争论税负高低来唤醒有关部门改革税制结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