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大讲堂 > 正文
中经搜索

“两毛钱处方”让人读懂了医者仁心

2009年12月24日 07:24   来源:红网   刘洪
    9月25日,经过36000多市民无记名投票,社区医生王争艳从20000多名医生中当选“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王争艳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至今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12月23日《武汉晚报》)

    时下看病贵人人皆知,曾有人这样感慨:“在医院,千万别说你有钱!”且不说前些年哈尔滨出现的550万天价医药费事件,就是最近笔者也看到了“一个感冒花去8000多元”的报道。以笔者的亲身经历来说,一般普通的小病小恙没有数百元钱也甭想走出医院。这种情况下,看到“两毛钱处方”,实属难能可贵。然而,当知晓王争艳从医25年来,至今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的事实,笔者感到莫大的感动。

    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医德最重要。王争艳说,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的药物,就看医生一支笔。真是一语破的!也就是说,当下看病贵不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在于医生心中有没有老百姓,讲不讲职业道德操守。现实中,有很多医生为了自身利益,在为群众看病时,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千方百计“滥检查”,“开大处方”,从中开单提成,拿药品回扣。前几年,不是出现过药方中开出电饭锅的怪相吗?在这样利欲熏心的医生手里,怎么可能出现两毛钱的处方呢?

    中国有句老话是“医者仁心”,医务人员必须对病人抱有一颗慈爱、关怀、负责、善良之心。这个道理其实用不着多讲,一个简单的“两毛钱处方”足以体现出来。当前,医德医风问题积弊太多,医患积怨太深,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重塑白衣天使形象,不妨从“两毛钱处方”做起!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两毛钱处方”载不动许多愁    2009年12月24日
  • ·想要良医涌现就别反感医生高薪    2016年07月27日
  • ·为什么学霸们不学医?    2016年07月27日
  • ·医生高薪不是医改成败的标尺    2016年07月2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