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60华诞的新中国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新中国各项伟大成就的取得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心血,同样离不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相比,今天的教育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社会上还有不少人对教育有许多担心和意见。原因正如温家宝总理日前发表的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提醒的,“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当说,这是一个十分客观的评价,也是一个十分清醒的判断。当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使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呈现良好发展的势头。但是,从长远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夜,谁在科技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谁就有可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因此,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使经济增长上层次、有后劲、可持续,这一切都需要大量高层次新型复合型人才来完成,客观上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这些年甚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为此,他进一步明确提出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应当说,这“四个符合”的确抓住了教育改革的要害和本质,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早在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中就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个符合”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实事求是的,也是高瞻远瞩的。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必须既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又有强烈的紧迫感,必须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高度,采取切实措施,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能把教育改革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正像当年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指导了近30年来的教育改革一样,温总理提出的“四个符合”不仅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出了具体的、迫切的要求,更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科学的实现路径,应当成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必须遵循的纲领性原则,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施政的最高要求,成为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和全新境界。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