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少商家在为产品做到“老少皆宜”而绞尽脑汁之时,骗子们却实现了“童叟都欺”。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了“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上到93岁下到9岁,平均40岁,80后和90后给骗子们“贡献”了四成的业绩……这组去年全国受骗者的年龄分布数据再次证明: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没人能独善其身。
这正契合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从电话、短信的广撒网式诈骗,到利用AI换脸等高科技手段实施精准诈骗,电信网络诈骗不断演变出新套路。就拿最近的高考来说,以“预先录取”为诱饵、伪造虚假查分网站、谎称有高校内部指标等,各种“坑”等着考生和家长去踩。可以说,诈骗分子无孔不入。
我们不会坐以待“骗”。来看两组数据提提气: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9.4万起,抓获了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其中诈骗集团幕后“金主”、头目和骨干570余名;2024年以来,国家反诈中心全力推进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拦截诈骗电话46.9亿次、短信33.7亿条,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151亿元。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从单兵作战到协同治理,打赢这场反电诈的持久战,我们有信心、更有能力。
提高能力、筑牢全方位保护网,离不开这“三防”。善用“技”防,通过“魔法打败魔法”。比如,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通过打通部门数据壁垒,让人们能够掌握自身名下电话卡、互联网账号的注册情况,从源头切断“实名不实人”的犯罪工具。又如,工信部今年新推出的“反诈利器”——境外来电提醒服务,可以帮助用户有效甄别境外来电和短信,这道反诈“防火墙”将来会越来越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