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要支付1%的担保费,填写了“贷款明白纸”以后,银行主动帮忙,一下子节省了2.5万元——这样的好事,让福建晋江市龙湖镇一家服装织造公司碰上了。
今年2月底,春节后开工的关键节点,这家企业急需500万元资金采购原材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企业负责人向工商银行晋江分行提交了贷款申请。
与企业共同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即“贷款明白纸”)时,工行晋江分行的工作人员发现,由于缺乏抵押物,企业要支付的担保费率较高,于是主动与担保公司联系,发现企业符合享受泉州市增信基金贷政策的条件,通过这一政策,将企业的担保费率从1%降至0.5%,为企业节约了资金支出。
与晋江这家企业一样,不少企业在贷款时对融资成本的具体构成和计算方式不了解,存在“只知利息,难算总账”的痛点。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可分为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在利息成本方面,近年来贷款利率明显下降,目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企业对贷款利率比较关注。但不少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在贷款时还要承担不算低的非利息成本。这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获得融资而支出的相关费用,包括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一些企业对这部分融资成本了解得不够清晰,这也是导致部分企业融资“体感”不好、觉得融资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
推出“贷款明白纸”,明示包括各类融资费用在内的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信息的透明度,提升了企业融资服务获得感,是一项务实的创新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2024年9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山西、江西、山东、湖南、四川5个省份试点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今年以来,贵州、安徽、福建等多个省份陆续加入试点。试点的主要做法是,在签订贷款合同前,银行会与企业共同填写“贷款明白纸”,逐项填写企业获得贷款所需承担的利息和非利息成本,按统一方法折算成年化率,清晰、真实、全面展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帮助企业理清融资成本明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