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须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创新链承载着基础研究突破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使命。基础研究不仅是高校科研机构的“责任田”,更是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需跨越“科研—技术—市场”的“死亡之谷”。唯有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才能破解“重研发、轻转化”的困境,将专利论文中的先进技术转化为市场认可的竞争优势。
产业链一头连着企业创新主体,一头连着市场需求脉搏。作为产业创新的微观单元,企业需在上下游贯通中形成协同效应。与科技创新相比,产业创新更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供需动态平衡机制。若双链对接不畅,将导致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关键在于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转化机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尤其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深入推进补链、强链、稳链,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江苏实践为例,重点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的产业体系,通过苏州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建设,试点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正逐步打通产学研融通的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