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请把掌声送给每个努力的考生

2025-06-26 08:44 来源:工人日报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6月23日起,2025年高考成绩陆续发布。截至目前,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河北等地已发布高考分数线。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自古以来,金榜题名就是人生的大喜事。46岁的孟郊在高中进士后,以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将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地淋漓尽致。与贾岛齐名的诗人姚合,中了进士后也很不淡定,兴奋得睡不着觉,写下了“夜睡常惊起,春光属野夫”的诗句。高考和当年的科举考试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拼搏奋斗之后收获丰硕成果的心情,却如出一辙。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来说,苦尽甘来、喜极而泣实乃人之常情。但高兴激动之余,也需要适当冷静下来。高考结束,莘莘学子告别了中学校园,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经历。

相比于中学,大学之“大”,不只是校园更大了,更在于学习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高中生习惯了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刷题成了提分利器。而大学的教学方法较为弹性,更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广泛探索。某种程度上,如何主动迎接这种转变,其重要性不亚于高考。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考场得意,就会有人考场失意。对于成绩不够理想的考生来说,能否勇敢面对失利,尽快走出阴影,事关重大。

高考是人生中一场大考,它的确重要,但并不能决定一切。对于高考结果,考生和家长需要平和、理性看待。高考成功固然意味着有一个好的第一学历,但不代表此后的人生一帆风顺、一路坦途。同样,高考失利也不意味着前路黯淡、彻底失败。随着社会评价体系日趋多元化、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孩子们的“成才之路”越来越宽。高考并非通向成功、实现人生梦想的“独木桥”,人生也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

考试是个点,生命是条线;分数总有高低,奋斗不能停息。高考只不过是对学业生涯的阶段性判定,人生不会定格于此,学子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人生最重要的考场不是高考考场,真正能改变一个人际遇的,是顽强不屈的奋斗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高考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标志着人生新旅途的开启,请把掌声送给每个努力的考生。胜固欣然,但也需要戒骄戒躁,失意之时更要学会理性看待、冷静分析、迎难而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最终考得怎么样,这一段难忘的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高考放榜,请把掌声送给每个努力的考生

2025年06月26日 08:44   来源:工人日报   胡欣红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6月23日起,2025年高考成绩陆续发布。截至目前,上海、天津、重庆、黑龙江、河北等地已发布高考分数线。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自古以来,金榜题名就是人生的大喜事。46岁的孟郊在高中进士后,以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将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地淋漓尽致。与贾岛齐名的诗人姚合,中了进士后也很不淡定,兴奋得睡不着觉,写下了“夜睡常惊起,春光属野夫”的诗句。高考和当年的科举考试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拼搏奋斗之后收获丰硕成果的心情,却如出一辙。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来说,苦尽甘来、喜极而泣实乃人之常情。但高兴激动之余,也需要适当冷静下来。高考结束,莘莘学子告别了中学校园,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经历。

相比于中学,大学之“大”,不只是校园更大了,更在于学习方式方法的重大变化。高中生习惯了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刷题成了提分利器。而大学的教学方法较为弹性,更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广泛探索。某种程度上,如何主动迎接这种转变,其重要性不亚于高考。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考场得意,就会有人考场失意。对于成绩不够理想的考生来说,能否勇敢面对失利,尽快走出阴影,事关重大。

高考是人生中一场大考,它的确重要,但并不能决定一切。对于高考结果,考生和家长需要平和、理性看待。高考成功固然意味着有一个好的第一学历,但不代表此后的人生一帆风顺、一路坦途。同样,高考失利也不意味着前路黯淡、彻底失败。随着社会评价体系日趋多元化、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孩子们的“成才之路”越来越宽。高考并非通向成功、实现人生梦想的“独木桥”,人生也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

考试是个点,生命是条线;分数总有高低,奋斗不能停息。高考只不过是对学业生涯的阶段性判定,人生不会定格于此,学子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实,人生最重要的考场不是高考考场,真正能改变一个人际遇的,是顽强不屈的奋斗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高考既是对过往的总结,也标志着人生新旅途的开启,请把掌声送给每个努力的考生。胜固欣然,但也需要戒骄戒躁,失意之时更要学会理性看待、冷静分析、迎难而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最终考得怎么样,这一段难忘的经历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