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生活更健康”,是2025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的一道作文题。对于这样一个浸润生活温度的话题,相信孩子们都有话可说。
这道作文题并不高深莫测,让孩子们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交出一份健康生活方式的答卷,可谓用心良苦。考生们无论是谈谈健康生活方式的益处,还是反思生活方式不健康带来的害处,都是对“健康”一词的重新审视。期待孩子们取得作文好成绩,也希望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拿到“健康合格证”。
近年来,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态备受关注。有报告显示,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心理问题同样令人担忧,儿童医院“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青少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让不少家长着急……躲在课本背后的健康危机,归根结底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埋下的种子。中考作文以“健康”为题,既是考查同学们剖析生活现象、表达所思所想的能力,也是向即将踏入人生新阶段的考生送上嘱托:合格的体能、坚韧的心灵,远比一时的分数排名更为重要。健康的身心,永远是保持活力、创造佳绩的第一基石。
必须看到,写好“健康生活方式”这篇作文,需要孩子思考与行动,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今年5月,北京市发布“身心健康二十条”,首次一体规划提升学生体魄和心理素质。从“双减”政策大幅缩减课业负担,到“身心健康二十条”逐一回应孩子们成长痛点,从真出汗的体育课,到润人心的思政课,映照的是教育部门对培育“完整的人”理念的精准把握。从这个角度说,这道“健康”主题的作文题,也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身心健康的辩证关系及重要意义,呼应健康优先的教育要求,是“双减”政策持续发力及教育评价体系科学转型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