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为媒,中拉讲述更多友好故事

2025-06-25 07:59 来源:环球时报

在刚刚结束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根廷犯罪公路片《越境重生》迎来全球首映。之前的5月,智利和阿根廷等相继启动“中国·上海电影周”,近百名拉美民众观看了开幕影片《好东西》;而巴西电影《我仍在此》的中国首映礼紧接着在北京举行……近年来,影视合作为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的文化交往开辟出新空间,推动中拉文明互鉴。

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远隔重洋,但地理与语言文化的差异并未阻挡双方人民的友好往来。上世纪50年代,在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事业上,中拉结下深厚友谊。从这一时期开始,影视就成为中拉文化交流的见证者。1956年,墨西哥电影《生的权利》成为在我国上映的第一部拉美电影。随后,阿根廷电影《血的河流》、玻利维亚电影《瀑布》、哥伦比亚电影《盐的奇迹》、古巴电影《革命的故事》等先后在中国上映。这一时期,中国的故事片、纪录片和电影人也走进拉美,用影像将中国的建设故事讲述给当地观众。1960年,谢晋导演执导的《女篮五号》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见证了中拉影视早期交流。

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拉携手同行,影视见证了双方不断扩大开放、加强交流的历程。从电影《叶塞尼娅》到电视剧《女奴》《卞卡》,这些影视作品为中国观众留下美好的拉美回忆。2014年,优秀国产电视剧作为元首外交的国礼赠送给拉美国家,开启了中拉影视交流的新篇章。当前,影视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文化交往的重要渠道,是中拉文明互鉴中最为活跃、最具辨识度的方式之一。

第一,中拉影视合作正从“单向出海”迈向“规模化传播”。2013年以来,中拉影视合作从早期的单片出海,逐渐走向平台对接的规模化传播。2024年11月,秘鲁“中国时段”暨“中国视听展播月”启动,秘鲁成为拉美地区第四个开辟“中国时段”的拉美国家,中国影视在拉美实现常态化播出。影视节目的丰富合作,将中拉影视产业交流引向深入。阿根廷和巴西分别作为主宾国参加过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二,网络影视的发展推动中拉文化交往日益繁荣。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巴西盒子媒体集团”合作打造的“Hi+”平台2024年11月正式上线,将《三体》《琅琊榜》等作品带给巴西观众。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爱奇艺海外版iQIYI、优酷海外版YouKu,芒果TV海外版MangoTV等平台上的剧集都配置了西班牙语字幕,并通过YouTube等平台,面向拉美地区播出。通过互联网,中拉影视作品将生活中的动人故事讲述给彼此的观众,让彼此的心走得更近。

第三,影视产业市场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除了内容层面的互鉴互赏,数字信息时代的中拉影视产业合作爆发出巨大潜力。短视频行业正在成为中拉影视产业合作的新风口。数据显示,拉美地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短视频市场之一,截至2025年5月,Tiktok在拉美地区的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8亿,而快手的海外平台Kwai在巴西已经拥有6000多万的用户。拉美丰富多元的文化,为短视频内容生产带来活力,而中国视频电商的经营模式,也为拉美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空间。据悉,多家短视频平台都已在巴西积极布局直播电商业务,中国的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也已走进拉美市场。中拉影视合作不仅仅让双方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得见”,还实现彼此发展经验的共享,让现代化的成果“摸得着”,进一步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可以说,以影视为媒,中拉间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开放包容、造福人民的友谊故事,必将讲得更好,传得更广。(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影视为媒,中拉讲述更多友好故事

2025年06月25日 07:59   来源:环球时报   杨宾

在刚刚结束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根廷犯罪公路片《越境重生》迎来全球首映。之前的5月,智利和阿根廷等相继启动“中国·上海电影周”,近百名拉美民众观看了开幕影片《好东西》;而巴西电影《我仍在此》的中国首映礼紧接着在北京举行……近年来,影视合作为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的文化交往开辟出新空间,推动中拉文明互鉴。

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远隔重洋,但地理与语言文化的差异并未阻挡双方人民的友好往来。上世纪50年代,在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事业上,中拉结下深厚友谊。从这一时期开始,影视就成为中拉文化交流的见证者。1956年,墨西哥电影《生的权利》成为在我国上映的第一部拉美电影。随后,阿根廷电影《血的河流》、玻利维亚电影《瀑布》、哥伦比亚电影《盐的奇迹》、古巴电影《革命的故事》等先后在中国上映。这一时期,中国的故事片、纪录片和电影人也走进拉美,用影像将中国的建设故事讲述给当地观众。1960年,谢晋导演执导的《女篮五号》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见证了中拉影视早期交流。

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中拉携手同行,影视见证了双方不断扩大开放、加强交流的历程。从电影《叶塞尼娅》到电视剧《女奴》《卞卡》,这些影视作品为中国观众留下美好的拉美回忆。2014年,优秀国产电视剧作为元首外交的国礼赠送给拉美国家,开启了中拉影视交流的新篇章。当前,影视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文化交往的重要渠道,是中拉文明互鉴中最为活跃、最具辨识度的方式之一。

第一,中拉影视合作正从“单向出海”迈向“规模化传播”。2013年以来,中拉影视合作从早期的单片出海,逐渐走向平台对接的规模化传播。2024年11月,秘鲁“中国时段”暨“中国视听展播月”启动,秘鲁成为拉美地区第四个开辟“中国时段”的拉美国家,中国影视在拉美实现常态化播出。影视节目的丰富合作,将中拉影视产业交流引向深入。阿根廷和巴西分别作为主宾国参加过北京国际电影节。

第二,网络影视的发展推动中拉文化交往日益繁荣。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巴西盒子媒体集团”合作打造的“Hi+”平台2024年11月正式上线,将《三体》《琅琊榜》等作品带给巴西观众。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爱奇艺海外版iQIYI、优酷海外版YouKu,芒果TV海外版MangoTV等平台上的剧集都配置了西班牙语字幕,并通过YouTube等平台,面向拉美地区播出。通过互联网,中拉影视作品将生活中的动人故事讲述给彼此的观众,让彼此的心走得更近。

第三,影视产业市场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除了内容层面的互鉴互赏,数字信息时代的中拉影视产业合作爆发出巨大潜力。短视频行业正在成为中拉影视产业合作的新风口。数据显示,拉美地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短视频市场之一,截至2025年5月,Tiktok在拉美地区的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8亿,而快手的海外平台Kwai在巴西已经拥有6000多万的用户。拉美丰富多元的文化,为短视频内容生产带来活力,而中国视频电商的经营模式,也为拉美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空间。据悉,多家短视频平台都已在巴西积极布局直播电商业务,中国的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也已走进拉美市场。中拉影视合作不仅仅让双方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得见”,还实现彼此发展经验的共享,让现代化的成果“摸得着”,进一步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可以说,以影视为媒,中拉间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开放包容、造福人民的友谊故事,必将讲得更好,传得更广。(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