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财政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累计完成200余台(套)资产调剂,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万元,实现了资产梯度使用和物尽其用,唤醒了“沉睡”资产。(6月16日《人民日报》)
何为“沉睡”资产?一般是指长期处于闲置、低效利用或未被充分开发的各类资源和资产。这类资产因管理不善、政策限制、市场变化等原因,无法发挥其应有价值,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这一现象常见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而且往往是一边“沉睡不醒”,一边却求而不得,资源闲置与短缺“并存”。
事实上,闲置与短缺“并存”这一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反而说明可以通过合理调剂实现共享。然而,此前的资产调剂往往受困于“不知谁有”“不知谁要”,即便“郎有情,妾有意”,“如何牵线”也是个现实问题。此时,如何“撮合”供需双方,平台的关键作用便体现出来了——通过整合信息,打破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简化接收转手手续,从而高效精准地唤醒“沉睡”资产。比如,皖西学院正是通过平台调剂,获得来自天津研究所的闲置科研设备,不仅节约资金280万元,还大大缩短资产配置时间,可谓省钱省时又省心。
平台应用正在进入“快车道”。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汇聚近20万条资产调剂共享和需求信息,推动资产跨部门、跨级次、跨地区调剂共享。从盘活闲置的笔记本电脑,解决多家单位办公电脑短缺问题;到闲置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被用于沙尘暴野外观测研究站项目……每一次成功“撮合”,不仅使闲置资产焕发生机,也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