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西方能够认识到中国是非常酷、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学习的。”不久前,汉学家罗伯特·恰德以一个“酷”字形容中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还记得上个世纪,“洋”成为“好”的代名词,洋火、洋皂、洋铁等,只要是外国的,就是“洋气”的。进入新世纪,“酷”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一般称一个人很酷,意味着这个人时髦、前卫、有型或有格调。不过,不管是“洋”还是“酷”,大都用来形容西方文化元素。从什么时候,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也变“酷”了呢?
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曾经流传着“中国街道不安全”“中国厕所不干净”等刻板印象。但来到中国后的老外,却惊叹于这里的安全、干净、发达。他们行走在深夜的广州街头,发现“中国的治安这么好”;他们走进路边的公共厕所,感受整洁与舒适的完美结合;体验过高铁速度、电子支付之后,他们发出“无敌震撼”“赛博朋克”的感叹……随着China Travel的走红,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加入“中国游大军”,发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过去,中国科技一直处于世界落后地位,如今却令外国游客大开眼界。不久前,“甲亢哥”在中国行中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能跳舞,还水陆两栖,一众粉丝惊掉了下巴;广东是领先的“天空之城”,全球首条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跨海跨城空中航线在这里验证飞行;深圳还有一条“机器人谷”,这里生产的机器人能进厂“打螺丝”,能跑马拉松,还能守护“夕阳红”,“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满满的“未来感”,实力“圈粉”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