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扰”才是最好爱护

2025-06-11 09:01 来源:北京日报

这几天,被网友称之为“韦神”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韦东奕在社交媒体开号一事引发极大热议。有高考学子在其评论区许愿,也有人担忧其身体健康。北京大学回应道,希望和网友共同保护好学者专心治学的宁静环境,让韦东奕老师能心无旁骛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中。

回想韦东奕的“出圈”,也是因为2021年高考前一段为学子加油的采访视频。头发蓬乱、略带腼腆、怀抱大瓶矿泉水、手拎一袋馒头的朴素形象,叠加15岁拿下国际数学竞赛金奖、18岁保送北大、8年读完北大数院本硕博、后任北大数院助理教授的履历,让“韦神”一夜成名,有了如扫地僧一般的神秘色彩。

这位公众印象中隐于校园、深居简出、埋首攻坚数学难题的天才人物,如今何以走到了流量前台?据称,韦东奕的账号是由本人同意、家人协助注册,主要目的是防止恶意剪辑与造谣行为的蔓延,“建立一个真实可控的窗口”,后续该账号将分享数学相关内容。

树欲静而风不止。放眼网络平台,有关韦东奕的消息不少,对其学术成就、外貌形象、生活习惯,甚至感情状态指指点点、品头论足,“韦神”俨然成了一些人的流量富矿。这些内容有“窥探隐私”式的、“造神毁神”式的,以及“商业牟利”式的。据报道,此前曾有公司抢注“韦东奕”商标,目前已被驳回,但“韦神”已被多方成功注册。诸如此类真真假假纷纷扰扰的喧嚣,对于韦东奕本人及其家人、任职学校,显然都是严重打扰。

但从韦东奕这段极短视频里肉眼可见的紧张局促,以及流量世界屡屡展现出的复杂莫测,“主动发声”的方式能否以正视听,还是会掀起更嘈杂的舆论风暴,恐怕很难说得清。有人说,飙升的热度正将这位纯粹学者推向漩涡,迫使他站在了学术宁静与公众窥视的悬崖边缘。也有人认为,“还是关了号为好”。

流量当然不是洪水猛兽,在互联网时代,一位走红的学术偶像也很难完全隔绝外界关注。某种程度上,韦东奕超强的影响力中,也蕴含着公众对于天才的关心,对于学术的好奇,也有人期待其账号会给网络空间带来一股清流。但平心而论,绝大多数粉丝,并不懂那些深奥的数学知识,对韦东奕的评论与打量,多半都流于鸡毛蒜皮,打扰着治学者所需要的安静。这究竟是一场关注学术、关心人才的正向热潮,还是对“天才学者”符号的集体消费?

“他本人像一张白纸,根本不知外界发生了什么。”而这样一张“专注的白纸”更需要得到足够的尊重与保护。象牙塔里,容得下参差多态的人才,放得下安静治学的书桌。互联网上,也理当展现出对于人才和知识的足够尊重,遏制清理那些恶意剪辑与造谣行为。保持理性克制、避免病态凝视,让韦东奕不被过度打扰,才是最好的爱护。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打扰”才是最好爱护

2025年06月11日 09:01   来源:北京日报   杜梨

这几天,被网友称之为“韦神”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韦东奕在社交媒体开号一事引发极大热议。有高考学子在其评论区许愿,也有人担忧其身体健康。北京大学回应道,希望和网友共同保护好学者专心治学的宁静环境,让韦东奕老师能心无旁骛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中。

回想韦东奕的“出圈”,也是因为2021年高考前一段为学子加油的采访视频。头发蓬乱、略带腼腆、怀抱大瓶矿泉水、手拎一袋馒头的朴素形象,叠加15岁拿下国际数学竞赛金奖、18岁保送北大、8年读完北大数院本硕博、后任北大数院助理教授的履历,让“韦神”一夜成名,有了如扫地僧一般的神秘色彩。

这位公众印象中隐于校园、深居简出、埋首攻坚数学难题的天才人物,如今何以走到了流量前台?据称,韦东奕的账号是由本人同意、家人协助注册,主要目的是防止恶意剪辑与造谣行为的蔓延,“建立一个真实可控的窗口”,后续该账号将分享数学相关内容。

树欲静而风不止。放眼网络平台,有关韦东奕的消息不少,对其学术成就、外貌形象、生活习惯,甚至感情状态指指点点、品头论足,“韦神”俨然成了一些人的流量富矿。这些内容有“窥探隐私”式的、“造神毁神”式的,以及“商业牟利”式的。据报道,此前曾有公司抢注“韦东奕”商标,目前已被驳回,但“韦神”已被多方成功注册。诸如此类真真假假纷纷扰扰的喧嚣,对于韦东奕本人及其家人、任职学校,显然都是严重打扰。

但从韦东奕这段极短视频里肉眼可见的紧张局促,以及流量世界屡屡展现出的复杂莫测,“主动发声”的方式能否以正视听,还是会掀起更嘈杂的舆论风暴,恐怕很难说得清。有人说,飙升的热度正将这位纯粹学者推向漩涡,迫使他站在了学术宁静与公众窥视的悬崖边缘。也有人认为,“还是关了号为好”。

流量当然不是洪水猛兽,在互联网时代,一位走红的学术偶像也很难完全隔绝外界关注。某种程度上,韦东奕超强的影响力中,也蕴含着公众对于天才的关心,对于学术的好奇,也有人期待其账号会给网络空间带来一股清流。但平心而论,绝大多数粉丝,并不懂那些深奥的数学知识,对韦东奕的评论与打量,多半都流于鸡毛蒜皮,打扰着治学者所需要的安静。这究竟是一场关注学术、关心人才的正向热潮,还是对“天才学者”符号的集体消费?

“他本人像一张白纸,根本不知外界发生了什么。”而这样一张“专注的白纸”更需要得到足够的尊重与保护。象牙塔里,容得下参差多态的人才,放得下安静治学的书桌。互联网上,也理当展现出对于人才和知识的足够尊重,遏制清理那些恶意剪辑与造谣行为。保持理性克制、避免病态凝视,让韦东奕不被过度打扰,才是最好的爱护。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