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欧洲央行降息拓展政策空间

2025-06-10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欧洲央行上周再度下调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试图通过宽松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为政策调整预留空间。此举有助于应对欧元区当前经济疲软局面,但欧洲经济仍面临结构性挑战,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内外因素的复杂博弈。

6月5日,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例会,决定将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降至2.00%、2.15%、2.40%。欧洲央行称,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当前已处于中期目标2%附近。

此次降息发生在欧元区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之际,尽管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略超预期,但全年增长预期仍被下调至0.9%,德国等核心经济体甚至可能连续3年陷入停滞。有分析指出,欧元区经济疲软既源于内部需求不足,也受制于外部贸易环境的恶化。美国近期将钢铝制品关税从25%上调至50%,欧盟虽计划反制,但贸易摩擦的升级显著抑制企业投资和出口信心。不过,欧元走强和能源价格下跌进一步压低了通胀水平,5月欧元区通胀率降至1.9%,8个月来首次低于2%的目标水平,这给欧洲央行降息打开了空间,为经济增长注入流动性支持。

短期来看,欧洲央行降息有助于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提振消费和投资,尤其是配合欧元区主要国家推进的财政刺激计划,如德国提出的460亿欧元的企业税减免方案,进而在贸易冲突中稳住经济基本面。

长期而言,此次降息反映出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从“控通胀”向“稳增长”的阶段性转变。不过,欧洲央行并未明确后续政策路径,而是强调“数据依赖”的灵活性。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当前货币政策周期进入新阶段,但未来利率走势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欧洲央行将灵活应对形势变化,继续坚定实现其价格稳定目标,不会预先设定政策路径。有分析认为,欧洲央行这种审慎态度旨在为应对潜在冲击保留政策空间,避免过早耗尽工具储备。

降息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呈现分化态势。在欧洲央行持续降息推动下,欧洲股市近期表现出色,德国DAX指数年内涨幅达22%,Stoxx50指数上涨10.6%,反映出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欧洲资产的重新配置。然而,欧元区经济仍面临严峻挑战,不仅制造业、服务业增长乏力,而且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与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也比较突出。德国等国的扩张性财政计划虽有助于增长,但也可能推高债务水平,与欧洲央行维持金融稳定的目标形成潜在冲突。此外,与美联储的政策分化(利差超2个百分点)加剧了欧元汇率波动,若资本外流压力上升,可能削弱降息的实际效果。

今后一段时间,欧洲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在多重不确定性中寻找平衡,需要密切关注一些重要因素。一是贸易战进展。若美欧贸易争端升级,欧元区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甚至迫使欧洲央行加码宽松;反之,若谈判取得进展,则有助于企业信心快速修复。二是通胀路径的分歧。当前低通胀为降息提供了支撑,但能源价格反弹或工资上涨可能迅速改变这一局面,届时欧洲央行将面临政策转向的压力。三是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拉加德多次呼吁深化资本市场联盟、数字欧元等改革,以提升欧元国际地位和经济韧性,但这些长期议程需要政治共识支持,短期内难见成效。

欧洲央行此次降息类似某种“防御性”举措,既是对现实压力的回应,也为未来政策调整留有余地。然而,货币政策无法单独解决增长瓶颈,若缺乏财政协同和结构性改革配合,欧洲经济可能陷入“低增长—低通胀—高债务”循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且挑战不断的背景下,欧元区能否早日摆脱增长困境,着实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俊)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欧洲央行降息拓展政策空间

2025年06月10日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欧洲央行上周再度下调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试图通过宽松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同时为政策调整预留空间。此举有助于应对欧元区当前经济疲软局面,但欧洲经济仍面临结构性挑战,后续走势将取决于内外因素的复杂博弈。

6月5日,欧洲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例会,决定将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降至2.00%、2.15%、2.40%。欧洲央行称,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当前已处于中期目标2%附近。

此次降息发生在欧元区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之际,尽管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略超预期,但全年增长预期仍被下调至0.9%,德国等核心经济体甚至可能连续3年陷入停滞。有分析指出,欧元区经济疲软既源于内部需求不足,也受制于外部贸易环境的恶化。美国近期将钢铝制品关税从25%上调至50%,欧盟虽计划反制,但贸易摩擦的升级显著抑制企业投资和出口信心。不过,欧元走强和能源价格下跌进一步压低了通胀水平,5月欧元区通胀率降至1.9%,8个月来首次低于2%的目标水平,这给欧洲央行降息打开了空间,为经济增长注入流动性支持。

短期来看,欧洲央行降息有助于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提振消费和投资,尤其是配合欧元区主要国家推进的财政刺激计划,如德国提出的460亿欧元的企业税减免方案,进而在贸易冲突中稳住经济基本面。

长期而言,此次降息反映出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从“控通胀”向“稳增长”的阶段性转变。不过,欧洲央行并未明确后续政策路径,而是强调“数据依赖”的灵活性。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当前货币政策周期进入新阶段,但未来利率走势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欧洲央行将灵活应对形势变化,继续坚定实现其价格稳定目标,不会预先设定政策路径。有分析认为,欧洲央行这种审慎态度旨在为应对潜在冲击保留政策空间,避免过早耗尽工具储备。

降息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呈现分化态势。在欧洲央行持续降息推动下,欧洲股市近期表现出色,德国DAX指数年内涨幅达22%,Stoxx50指数上涨10.6%,反映出低利率环境下资金对欧洲资产的重新配置。然而,欧元区经济仍面临严峻挑战,不仅制造业、服务业增长乏力,而且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与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也比较突出。德国等国的扩张性财政计划虽有助于增长,但也可能推高债务水平,与欧洲央行维持金融稳定的目标形成潜在冲突。此外,与美联储的政策分化(利差超2个百分点)加剧了欧元汇率波动,若资本外流压力上升,可能削弱降息的实际效果。

今后一段时间,欧洲经济的管理者需要在多重不确定性中寻找平衡,需要密切关注一些重要因素。一是贸易战进展。若美欧贸易争端升级,欧元区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甚至迫使欧洲央行加码宽松;反之,若谈判取得进展,则有助于企业信心快速修复。二是通胀路径的分歧。当前低通胀为降息提供了支撑,但能源价格反弹或工资上涨可能迅速改变这一局面,届时欧洲央行将面临政策转向的压力。三是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拉加德多次呼吁深化资本市场联盟、数字欧元等改革,以提升欧元国际地位和经济韧性,但这些长期议程需要政治共识支持,短期内难见成效。

欧洲央行此次降息类似某种“防御性”举措,既是对现实压力的回应,也为未来政策调整留有余地。然而,货币政策无法单独解决增长瓶颈,若缺乏财政协同和结构性改革配合,欧洲经济可能陷入“低增长—低通胀—高债务”循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且挑战不断的背景下,欧元区能否早日摆脱增长困境,着实考验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俊)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