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韦东奕,别超越人之常情

2025-06-10 06:57 来源:南方日报

一条仅有4秒的短视频,“炸”出了一次涉及千万网友的争论。

被网友称为“韦神”的北京大学教师韦东奕,最近在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并发布了一条视频。然而,视频中他的谈吐算不上清晰,且肉眼可见缺失了脸颊右侧的多颗牙齿。许多网友猜测韦东奕的身体状况不佳,并喊话其家人、院校和科学界加强照料。

关心韦东奕的健康状况,是人之常情。然而,相比关心“韦神”,个别不和谐的声音显然更关心自己。比如,有人将韦东奕的健康状况当作了生意经,加工相关图片并随意配文;有人借此痛批人才培养制度,臆断缺失牙齿背后的种种原因和离奇故事,博人眼球,骗取流量;还有“自媒体”干脆颠倒黑白,宣传起“韦神”的清贫朴素、废寝忘食来——正值高考期间,“拜大神”“抱佛脚”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希望“韦神”能施展“神力”,带来好成绩。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韦东奕知道自己“被代表”了吗?其实,许多“义愤填膺”的标题是在偷换概念,“逻辑严密”的推测也难以自圆其说。比如,有评论称“只吃馒头喝矿泉水导致患病”,然而,不仅其家属站出来辟谣,还有部分北大师生分享在食堂与韦东奕相遇的见闻,证明其进餐丰富多元。有文章认为开通账号不是他自己的意愿,是其家属想要“流量变现”,并要求韦东奕“销号”“公开回应”。先不说真实性有几分,如此要求,本就是一种打扰。

更多的矛头则指向高校,有人借此攻击“天才学者为何只是助理教授”“那么多研究经费保护不了几颗牙齿”。6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回应,韦东奕患有比较严重的牙周问题,每年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学校曾多次安排人陪同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也已提出了治疗方案。尽管回应最后呼吁“保护学者让其专心治学”,但可以想见,好事者仍会针对这份回应大做文章,谣言和辟谣之间的拉锯战还将持续。

或是盲目吹捧,或是恶意贬损,吹捧其“废寝忘食志在高远”的人,和嘲讽他“健康不及格也配当天才”的人,本质上并无区别。然而,韦东奕是人,不是“神”。他有自己的家庭、事业和追求,不需要那么多来自互联网的“代言人”指手画脚。更进一步来看,争论虽然与韦东奕有关,但他作为一个成年人,无论是学校、家人还是外界的声音都只是影响而非决定他的选择,难道真要借舆论的力量“拖他下场”?

以“人之常情”为限关心韦东奕,而不要去指挥他、代表他、“挖掘”他。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关心韦东奕,别超越人之常情

2025年06月10日 06:57   来源:南方日报   默达

一条仅有4秒的短视频,“炸”出了一次涉及千万网友的争论。

被网友称为“韦神”的北京大学教师韦东奕,最近在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并发布了一条视频。然而,视频中他的谈吐算不上清晰,且肉眼可见缺失了脸颊右侧的多颗牙齿。许多网友猜测韦东奕的身体状况不佳,并喊话其家人、院校和科学界加强照料。

关心韦东奕的健康状况,是人之常情。然而,相比关心“韦神”,个别不和谐的声音显然更关心自己。比如,有人将韦东奕的健康状况当作了生意经,加工相关图片并随意配文;有人借此痛批人才培养制度,臆断缺失牙齿背后的种种原因和离奇故事,博人眼球,骗取流量;还有“自媒体”干脆颠倒黑白,宣传起“韦神”的清贫朴素、废寝忘食来——正值高考期间,“拜大神”“抱佛脚”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希望“韦神”能施展“神力”,带来好成绩。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韦东奕知道自己“被代表”了吗?其实,许多“义愤填膺”的标题是在偷换概念,“逻辑严密”的推测也难以自圆其说。比如,有评论称“只吃馒头喝矿泉水导致患病”,然而,不仅其家属站出来辟谣,还有部分北大师生分享在食堂与韦东奕相遇的见闻,证明其进餐丰富多元。有文章认为开通账号不是他自己的意愿,是其家属想要“流量变现”,并要求韦东奕“销号”“公开回应”。先不说真实性有几分,如此要求,本就是一种打扰。

更多的矛头则指向高校,有人借此攻击“天才学者为何只是助理教授”“那么多研究经费保护不了几颗牙齿”。6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回应,韦东奕患有比较严重的牙周问题,每年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学校曾多次安排人陪同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也已提出了治疗方案。尽管回应最后呼吁“保护学者让其专心治学”,但可以想见,好事者仍会针对这份回应大做文章,谣言和辟谣之间的拉锯战还将持续。

或是盲目吹捧,或是恶意贬损,吹捧其“废寝忘食志在高远”的人,和嘲讽他“健康不及格也配当天才”的人,本质上并无区别。然而,韦东奕是人,不是“神”。他有自己的家庭、事业和追求,不需要那么多来自互联网的“代言人”指手画脚。更进一步来看,争论虽然与韦东奕有关,但他作为一个成年人,无论是学校、家人还是外界的声音都只是影响而非决定他的选择,难道真要借舆论的力量“拖他下场”?

以“人之常情”为限关心韦东奕,而不要去指挥他、代表他、“挖掘”他。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